车志雄深入贫困户家中,详细了解情况。叶春雨 何金盏 摄
12月22日,在和平县上陵镇增公村,驻村干部车志雄像往常一样回到村委会。附近的村民看见车志雄回来,都热情地跟他打招呼,并邀请他到他们家去冲凉。由于村委会没有热水器,村民心疼车志雄,都争相邀请他上他们家去冲凉。
车志雄是广东金融学院派出的驻村干部,至今已在增公村驻村9个月了。9个月时间里,车志雄凭着他在学校长期做学生工作所形成的特有的细心和耐心,很快与村干部及村民打成了一片,并在学院的大力支持下,为这个偏僻的小山村带来了变化和喜悦。
自备摩托车走访贫困户
增公村位于上陵镇南部,两面高山耸立,林业资源丰富,是上陵镇较边远的一个村(离上陵圩镇约16公里),该村自然条件差,地形狭长(全村长约8公里),村民居住分散、交通不便,全村有贫困户118户619人。
“从今年3月来到这里,没有一天是闲下来的。”车志雄说。为了尽快弄清这118户贫困户的具体情况,车志雄买来一辆摩托车,每天以车代步,逐门逐户了解情况。“有些村民小组的村道很颠簸,骑摩托车就像骑马一样。”车志雄这样描述道。看着车志雄整天跑进跑出,村干部和村民都为之感动。
通过调查了解,车志雄发现,增公村全村345户村民的经济状况相差不远,都相对比较贫困,于是决定对该村采取“整村推进”措施,除了对118户列入贫困户的村民发放300元、500元不等的种养启动资金外,还制定了一些针对全村的扶贫措施,如资助学生读书(其中,每名在校大学生每人1000元,中专生、高中生每人300元),给80岁以上的老人发放慰问金等。此外,还通过改善道路、桥梁等基础设施,帮助村民发展毛竹、椪柑等传统产业,增加村民收入。
发动村民
参与村小学基础设施建设
在调查了解情况的过程中,车志雄发现增公村小学的学生连运动场地都没有,只能在泥地上活动,这让身为老师的他感到揪心。于是他决定把完善增公村小学附属工程(包括教学楼前650平方米硬底化及篮球场、升旗台)作为完善该村基础设施的首要工程,从今年3月便开始谋划。
为了节省开支,车志雄私底下托建筑行业的朋友先做了个预算,预算显示工程造价为2万多元。但是,村里介绍的工程队却扬言“没有4万元做不来”。通过与村委会多次沟通,车志雄决定发动村干部和村民一起来抓工程建设。首先,由他个人先拿出2万元,由村干部去购买水泥等建筑材料;然后,聘请有施工经验的贫困户来建设。工程完工后,总投入仅为2.85万元。
“学院的扶贫资金都是全体职工捐出来的,不能乱花,而且我还想用有限的资金多做一点事情。”车志雄说。通过这件事,车志雄还有了一个意外的收获,那就是村“两委”班子比以前更团结了,与车志雄“实实在在为村民办点实事”的思想达成了一致。
今年6月至12月,车志雄又先后与村干部一起,修建了村委会会议室及周边活动场所,为村委会会议室添置了桌椅及电器设备;修复水毁的增公榕树下村民小组村道,修建石灶峰至輋窝垇长3.5公里机耕路,修复矿山头村村道路基;发动20多个村民投工投劳,建设增公榕树下通往陈屋村桥梁一座。“这座桥原来宽1.2米,仅能通摩托车,现在宽4米,是增公村最‘老硬’的桥,过50吨大车都没问题。”村委会副主任陈源泽向记者描述道。
开通致富路助村民增收
增公村的耕地面积480多亩,人均0.3亩,山林面积逾2万亩,其中,毛竹覆盖率达85%,毛竹是当地村民增收的主要农副产品之一。此外,增公村还积极推广椪柑种植,全村椪柑面积已逾1000亩,已成为增公村“一村一品”的特色水果。但是,由于增公村地处边远山区,交通不便,村里的竹木、水果很难卖出去,即使有商贩来收购,由于运输成本高,也卖不出好价钱,严重制约了村民的增收。
车志雄和村民代表及村委、镇委干部经过多次实地调研,根据增公村资源禀赋、自然生态条件,并结合利用现有产业,挖掘了一项能有效加快扶持增公村椪柑、林木、毛竹产业显著增收的途径,即由学院筹集3.6万元,开通增公村石灶峰至輋窝垇全长3.5公里机耕公路(简称“石輋公路”)。但是,石輋公路涉及需出让土地的村民30多户,为了节省支出,车志雄与镇、村干部一起逐户做村民的思想工作,让村民无偿出让土地。经过5个多月的努力,石輋公路终于告通。
路通财通。石輋公路开通后,村民到省道的路程缩短了近3公里,村民卖毛竹一根可增收5元以上,木材一立方可增收300元以上,椪柑每50公斤可节省运输费20多元,同时还大大降低了肥料运输等生产成本。石輋公路真正成为一条惠民路、脱贫致富路。
另外,广东金融学院计划通过学院工会及全体教职工集体优势,每年到增公村收购1.5万公斤左右的椪柑及部分香菇、木耳等农副产品。同时,为了提高村“两委”班子的积极性,学院计划按比市场价格高0.5元左右的价格收购增公村的椪柑,其中高出部分的收入作为村集体收入和村办公经费。
据统计,截至目前,广东金融学院已投入帮扶资金25.9万元,建设了7个帮扶项目;每一个项目,车志雄都做到了亲自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