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川以“双到”为媒 引进外资 大力发展蔬菜种植
新年新气象,新春伊始的龙川有一个喜人的变化,那就是在田间地头里,活跃着一批批种菜的菜农。虽然天气有点冷,但菜农手中的锄头却舞得很有力。
近年来,龙川县高度重视“菜篮子”工程,并与扶贫开发“双到”工作相结合,引进外资,以“公司+基地+农户”的运作模式,带动农民种菜,在丰富该县“菜篮子”的同时,也让农民群众的“钱袋子”鼓胀了起来。
新种植蔬菜1060亩
23日,记者走进龙川县鹤市镇河布村,让人有一种时空错觉——一望无际的田野上到处都是忙碌的人群和穿梭的农用机,平整、打穴、下种、施肥。难道春种季节提前来了?
“这个冬天,我们镇种了600亩蔬菜。”鹤市镇镇委书记杨海华说,“来年春天,可日产蔬菜5000公斤。”
这个数字还远远达不到杨海华心中的目标。按照该镇的规划,鹤市镇将利用两年的时间,建成一个占地2000亩的蔬菜基地,日产蔬菜2万公斤。
鹤市镇的蔬菜基地蓝图不是凭空想象的,而是有两大强有力的支撑。而这两个支撑就是龙川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当前正如火如荼开展的扶贫开发“双到”工作。
龙川县高度重视“菜篮子”工程,成立了由县长为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明确目标,加大资金投入,全力推进蔬菜种植规模化、产业化发展。与此同时,龙川县以扶贫开发“双到”帮扶为契机,结合该县的实际情况,制定了符合当地发展的扶贫方案。其中,引进外资,以“公司+基地+农户”的运作模式,带动农民种菜,就是帮助贫困农民摘掉“贫困帽”的重大举措之一。
目前,龙川县共引进5个外资蔬菜企业,在该县的鹤市、通衢两镇新种植了1060亩蔬菜,带动农户500多户。
引进日产10吨的大型食用菌项目
日产10吨的大型食用菌项目落户龙川,也是该县“菜篮子”工程建设中的一大亮点。
近日,鹤市镇深龙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有机菌生产基地正在如火如荼建设。该基地占地4万多平方米,首期投资1000多万元,主要生产经营有机菌、食用菌等产品。该基地建成投产后,可日产食用菌10吨。
县长何伟强表示,引进这些资金雄厚、技术先进、市场销售网络完善的外资企业加入到“菜篮子”工程,不仅丰富了蔬菜品种,保证了需求,而且还助推了龙川农业产业的转型升级和结构的进一步优化,使龙川的蔬菜种植逐步朝规模化、产业化推进。
事实上,随着蔬菜种植的规模化和产业化发展,龙川的“菜篮子”得到了进一步丰富。
据该县“菜篮子”工程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统计,截至去年年底,龙川县蔬菜种植面积达到9万多亩,年总产量达到9.8万吨,生产总值达到3亿多元,基本上可以满足全县30多万非农业人口对蔬菜的需求。
农户种菜脱贫致富
另外,在丰富了龙川县“菜篮子”的同时,农户也得到了实惠,不少农民在家门口实现了就业或创业,从而走上了一条脱贫致富之路。
以蔬菜种植大镇——鹤市和通衢两镇为例。目前,鹤市镇蔬菜种植涉及3个村的300多户农民共2000多人,而蔬菜基地及食用菌生产基地最高峰时可提供800多个就业岗位,基本上可以解决3个村的富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通衢镇的蔬菜种植基地目前主要集中在寨背、梅城两个村,也可以提供100多个就业岗位,所在村的富余劳动力也可以实现在村里就业。
在解决农民就业的同时,蔬菜基地也为农民创业提供了平台。按照“公司+基地+农户”的运作模式,外资蔬菜企业为参与的农民提供种子、化肥和技术,并负责保价收购。在这种模式下,农民可以自己做小老板,而且不用担心蔬菜的销售难题。
据统计,鹤市镇2010年人均年纯收入突破“六”字头,达到6032元,同比增长9.47%;通衢镇2010年人均年纯收入5549元,同比增长10.04%。
近年来,龙川县高度重视“菜篮子”工程,并与扶贫开发“双到”工作相结合,引进外资,以“公司+基地+农户”的运作模式,带动农民种菜,在丰富该县“菜篮子”的同时,也让农民群众的“钱袋子”鼓胀了起来。
新种植蔬菜1060亩
23日,记者走进龙川县鹤市镇河布村,让人有一种时空错觉——一望无际的田野上到处都是忙碌的人群和穿梭的农用机,平整、打穴、下种、施肥。难道春种季节提前来了?
“这个冬天,我们镇种了600亩蔬菜。”鹤市镇镇委书记杨海华说,“来年春天,可日产蔬菜5000公斤。”
这个数字还远远达不到杨海华心中的目标。按照该镇的规划,鹤市镇将利用两年的时间,建成一个占地2000亩的蔬菜基地,日产蔬菜2万公斤。
鹤市镇的蔬菜基地蓝图不是凭空想象的,而是有两大强有力的支撑。而这两个支撑就是龙川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当前正如火如荼开展的扶贫开发“双到”工作。
龙川县高度重视“菜篮子”工程,成立了由县长为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明确目标,加大资金投入,全力推进蔬菜种植规模化、产业化发展。与此同时,龙川县以扶贫开发“双到”帮扶为契机,结合该县的实际情况,制定了符合当地发展的扶贫方案。其中,引进外资,以“公司+基地+农户”的运作模式,带动农民种菜,就是帮助贫困农民摘掉“贫困帽”的重大举措之一。
目前,龙川县共引进5个外资蔬菜企业,在该县的鹤市、通衢两镇新种植了1060亩蔬菜,带动农户500多户。
引进日产10吨的大型食用菌项目
日产10吨的大型食用菌项目落户龙川,也是该县“菜篮子”工程建设中的一大亮点。
近日,鹤市镇深龙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有机菌生产基地正在如火如荼建设。该基地占地4万多平方米,首期投资1000多万元,主要生产经营有机菌、食用菌等产品。该基地建成投产后,可日产食用菌10吨。
县长何伟强表示,引进这些资金雄厚、技术先进、市场销售网络完善的外资企业加入到“菜篮子”工程,不仅丰富了蔬菜品种,保证了需求,而且还助推了龙川农业产业的转型升级和结构的进一步优化,使龙川的蔬菜种植逐步朝规模化、产业化推进。
事实上,随着蔬菜种植的规模化和产业化发展,龙川的“菜篮子”得到了进一步丰富。
据该县“菜篮子”工程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统计,截至去年年底,龙川县蔬菜种植面积达到9万多亩,年总产量达到9.8万吨,生产总值达到3亿多元,基本上可以满足全县30多万非农业人口对蔬菜的需求。
农户种菜脱贫致富
另外,在丰富了龙川县“菜篮子”的同时,农户也得到了实惠,不少农民在家门口实现了就业或创业,从而走上了一条脱贫致富之路。
以蔬菜种植大镇——鹤市和通衢两镇为例。目前,鹤市镇蔬菜种植涉及3个村的300多户农民共2000多人,而蔬菜基地及食用菌生产基地最高峰时可提供800多个就业岗位,基本上可以解决3个村的富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通衢镇的蔬菜种植基地目前主要集中在寨背、梅城两个村,也可以提供100多个就业岗位,所在村的富余劳动力也可以实现在村里就业。
在解决农民就业的同时,蔬菜基地也为农民创业提供了平台。按照“公司+基地+农户”的运作模式,外资蔬菜企业为参与的农民提供种子、化肥和技术,并负责保价收购。在这种模式下,农民可以自己做小老板,而且不用担心蔬菜的销售难题。
据统计,鹤市镇2010年人均年纯收入突破“六”字头,达到6032元,同比增长9.47%;通衢镇2010年人均年纯收入5549元,同比增长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