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扬长避短、趋利避害,这是摆在“90后”求职者和企业面前的一大难题。既需要企业理性思考,更需要年轻的求职者调整心态——
职场上,当人们对“80后”一代的议论还未停止时,“90后”求职者已悄然走向社会。
“90后”这一群体中的很多人,其求职中的举动常常让老一辈人瞠目结舌。不少用人单位对“90后”求职者的评价是:有点眼高手低,服从意识差,纪律性不强,自身定位过高。因此,如何让“90后”在职场的起步阶段走得顺畅,已经越来越引起社会的关注。
要赚钱也要玩
“90后”是伴随着市场经济发展成长起来的一代人。他们享受着比“80后”更为富足的物质生活,更加追逐个性、重视自我。因此,他们有着自己独特的价值观、择业观,“钱少一点没关系,但工作不能太累,如果忙得没时间玩,那多没意思!” “90”后求职者这种较普遍的心态,令许多企业难以接受。
“这次本来要招一些年轻能干的技工,但现场求职者的表现让我很失望。”日前,在南京市某招聘会上,一位工厂负责人表示,来询问的年轻人不少,但一开口便把他吓一跳:“一上来就问单位有没有电脑,能否上网玩游戏,或是周围是否有网吧。”
这位负责人感到难以接受的条件,在“90后”求职者看来却是非常平常的事。今年刚20岁的小余就直言不讳地说,自己首先要求是单位附近有网吧,原因是“如果无法上网,工作之外的生活会很无趣”。不仅如此,他还要求单位“工作要轻松,不能加班,要有充足的假期,工作环境要好,还要有健身的机会”,等等。
1991年出生的女孩小杜,曾做过2年美容美发,月薪1000元,后来辞职在家“啃老”。原因是做美容美发每天工作时间较长,她完全被工作“捆”住了,一点跟同学朋友交往的时间都没有。而小余也称,他希望找一份月薪1500元以上,每天上8小时白班的工作,“我可不想为了工作,累垮了身体。”
·高温求职更易成功 “高温带来机遇”成职场新现象
·郑州求职者排队1公里应聘富士康 需答70道心理题
相对其他劳动者而言,“90后” 中的很多人宁愿少赚点钱,也不愿太长时间加班做“岗奴”。否则,宁可不要这份工作。
在很多人的眼中,“90后”求职者中的不少人,有着不少的自身缺陷,如, 求职盲目、好高骛远、流动性强不稳定、心理抗压能力差、吃苦耐劳性差等等。但人们同时也发现,“90后”求职者维权意识普遍都很强,稍有不开心、不满意,就会投诉、报警。
小张1990年出生,今年刚满20岁。中专毕业后,小张起初没找工作,在家靠玩游戏赚点外快。今年3月,在家人的催促下好不容易找了份工作,干了不到三个月就和单位闹翻了。年轻气盛的小张离开单位后,立刻到劳动部门申请仲裁,要求赔偿没签合同的双倍工资、经济补偿金、社会保险、加班费等八项诉求,累计近万元。劳动部门要帮助调解,小张想都不想就回绝了。最终小张和单位对簿公堂,经过裁决,小张拿到了3000元补偿。
企业不大敢招“90后”
“90后”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到底是怎样形成的,是教育体制还是家庭教育,是社会还是学校?
有关人士分析认为,“80后”或多或少都吃过一些苦,懂得父母奔波辛劳不容易。而且,经过几年摔打磨炼,“80后”已经开始迈向而立之年,他们日渐成熟,并且能够在工作中独当一面。但“90后”则不然。首先,他们的成长环境比“80后”更好,比较富裕的家庭环境,使他们花钱不愁、衣食无忧,一切顺着他们、由着他们。所以,他们求职时的心气更高。
其次,“90后”一般都是独生子女,父母对他们的溺爱自然不用说,生活上的富裕和父母无微不至的关怀使得很多“90 后”没有家庭负担和危机意识。
第三,网络的普及使得社会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很多“90后”从网络上获得了更多的信息,好的或者不好的,这些信息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们的价值观。
面对成长起来的“90后”新生代劳动者,不少企业有些措手不及。多数用人单位负责人表示,“90后”给人印象不踏实,不敢用。在这些用人单位看来,“90后”打工似乎更多是为了赚钱享乐,而不是干活养家。“这样的人太不靠谱了,不敢招。”而且“90后”更容易跳槽,责任感较差,使得工厂的培训投入和产出难以获得正比,这也让很多用人单位望而却步。
在济南某招聘会现场,一家机械厂刘经理直言,现阶段他们厂尽量不用“90后”的员工,而希望能招到一些30岁左右已成家立业的人士。该企业在今年3月招聘了20名“90后”员工,现在只剩下6个人,这让企业感到很无奈。
如何调动“90后”潜在优势
有着近20年港资、台资、民企等从业经验,现为迅达科技集团人力资源与企划总监的欧阳军如表示,“90后”身上缺点明显,但优点也很突出。企业是“90后”走向社会的第一站,企业的管理者千万不要只看到他们的缺点,还要看到他们身上的优点,比如思想活跃,能接受新观点,不愿默守成规,知识面比较广,有创新思维,也敢于去实践,等等。
就企业而言,“90后”已开始跨越20岁门槛,正逐渐成为人力资源市场的主角。因此,用人单位要认清一个事实,从战略层面作出调整,不仅仅是提高工资,更要提升企业文化氛围,改变管理方式,适应新生代员工择业观念的转变,把“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理念落到实处。
“90后”更关心的是工作环境、生活质量。因此,企业必须重视“90后”的需求。除了工资、食宿方面要提高和改善外,还要重新审视和完善自己用工的软环境。比如,配备运动场所,经常举办各种娱乐活动等,多些人文关怀,满足他们的文化精神需求。
与“80后”、“70后”相比,“90后”员工除对物质要求高、更注重精神层面的需求外,特别需要自己得到理解和尊重,所以过去那种“家长式”、“高压式”的管理已时过境迁。不少专家表示,企业要变家长式管理为人性化管理,变被动式管理为参与式管理,少训斥多尊重、少处罚多激励;企业管理者要学会与这些年轻人沟通交流,跟他们交朋友,和他们打成一片,让“90后”员工参与管理,这样“90后”员工有被认同感和被需求感,他们的积极主动性才能提高,对企业产生的归属感也就越强烈。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因为“90后”的需求不再是通过加班加点赚些辛苦钱,极不愿意做“岗奴”,所以针对“效率低下”问题,企业必须在效能上加大投入,通过效率提升,效益增长,让劳动者获得高额回报,同时达到工作和生活的平衡,从而走出“高付出、低回报”的怪圈。
向职场新生代建言
有关专家也指出,如何扬长避短、趋利避害,这是摆在“90后”求职者和企业面前的一大难题。既需要企业理性思考,更需要“90后”调整心态,正确面对现实生活。
就“90后”而言,首先,想成功,必须先练“内功”。“90后”求职者需要调整自己的就业心态,不要好高骛远,要有耐心,做一行爱一行。有关人士指出“每个职位都浅尝辄止,永远学不到东西,到头来吃亏的还是自己。”“90后”应该把心静下来,踏实一点,不要做什么都是“三分钟热度”。
其次,要有吃苦耐劳的思想。初入职场就想找一份轻松、工资又高的工作,不是很现实。求职时切忌眼高手低,应积极转变就业观念,做好吃苦耐劳的思想准备,从实际出发,从力所能及的工作做起,把工作经验挣到了比拿多高的工资都强。在积累了一定经验、提高自身的技能之后,再提高对岗位条件和薪酬水平的要求。
第三要学会释放压力。“90后”融入社会后的第一课,就是要学会释放压力。面对压力,心态要保持正常、乐观豁达,不可因为逆境而心事重重,要培养自己的“心理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