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国家环保部门的分析,初步确认所检测到的“碘-131”来自日本福岛核事故。
上述浓度的“碘-131”对环境和公众健康不会产生影响,无需采取任何防护措施。本市环保部门将继续对环境中的人工放射性核素进行严密跟踪监测,监测情况将及时向公众发布。
另据新华社消息,国家核事故应急协调委员会3月28日权威发布:根据国际原子能机构通报,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事故情况趋于稳定,周围环境放射性水平呈继续下降趋势。继我国黑龙江省东北部空气中发现人工放射性核素碘-131以来,我国东南沿海部分地区空气中也监测到极微量放射性物质。专家认为这是日本核事故释放出的放射性物质经大气扩散的结果。
综合世界气象组织和国际原子能机构北京区域环境紧急响应中心、国家海洋局、环境保护部(国家核安全局)监测分析认为,日本福岛核电站事故未对我国环境及境内公众健康产生影响。
■链接
美马萨诸塞州测到微量放射性碘
据新华社电美国马萨诸塞州公共卫生部27日发表声明说,波士顿一个雨水检测站收集的雨水样品中本月22日检测到可能来自日本福岛核电站的微量放射性核素碘—131。马萨诸塞州官方称,检测出的碘-131含量很低,不会对居民饮水造成影响。
■释疑
如何测定放射性物质的含量
本报讯记者 丁元元 放射性物质的含量究竟如何测定?这当然有很多方法,比较常用和简便的方法是离心测定。
工作人员将待测物体用一张白纸包裹,放入一个特制的离心管,然后倒扣入专用的离心测定仪器。启动离心机高速旋转数小时后,就能测得放射性物质的剂量。
进入离心设备后,在外界引力场的作用下,加之高速旋转所产生的离心效果,质量较大的碘-131相对于不具有放射性的碘-127,更容易被甩出,从而达到测定的效果。事实上,诸如铀等绝大多数放射性元素的提纯过程中,使用的也是在外界场作用下高速离心的方法。
黑龙江省辐射环境监督站高级工程师许丽娟说:“现在测量出来的碘-131的值,相当于黑龙江省本体值的十万分之一,对人身体不会造成任何影响。所谓本体值就是我们在生活当中,综合宇宙射线、包括地壳产生的还有砖瓦沙石产生的一些辐射。它甚至小于你每年做四次X光辐射的十万分之一的这个量。”
“因为这几个点设在黑龙江的东部,相对距离日本福岛的距离比较近。所以就测出了碘-131,”对于黑龙江东部三县测出碘-131的原因,许丽娟解释说,“可能是因为气候和风向的原因。气象的小型环流,把放射性物质带到了黑龙江省。”
对于未来的工作,她表示还要分两方面进行关注:“一方面要密切对这几个点进行检测采样分析,还要关注气候问题;第二方面要关注日本方面对核电站的控制情况究竟如何。”
国家核应急协调委员会专家陈竹舟也表示,根据气象资料,目前大气环流大的方向是由西往东的,但日本东北部有一个小环流,把极微量的放射性污染物带到了中国。这是一个初步判断。随着放射性物质的扩散,中国有可能监测到放射性水平增高,但这并不等于会影响环境和健康。即便有一些地区监测到的数据和当地本底水平相比有一点异常,但放射性物质已经被大大稀释,不会达到影响公众健康的水平。现在的检测技术和仪器非常先进,大家没有必要担心。
什么情况下需采取个人防护措施
据新华社电中国疾病预防和控制中心网站登载世界卫生组织发布《日本福岛核电站事故问与答》:一旦出现核与辐射突发事件,公众应当做的第一件事是尽可能获取关于突发事件的可信信息,了解政府部门的决定、通知,切不可轻信谣言或小道信息。
其次,采取必要防护措施保护自己。例如,选用就近的建筑物进行隐蔽,关闭门窗,关闭通风设备。根据地方政府的安排实施有组织、有序撤离。
当空气被放射性物质污染时,可以用手帕、毛巾、布料等捂住口鼻可使吸入放射性物质所致剂量减少约90%。体表防护可用各种日常服装,包括帽子、头巾、雨衣、手套和靴子等。
已受到或可疑受到体表放射性污染的人员进行去污,应用水淋浴,并将受污染的衣服、鞋、帽等脱下存放起来,直到以后有时间再进行监测或处理。
放射性辐射及对健康的影响
乘飞机旅行2000公里约0.01毫西弗
一次X光检查0.1毫西弗
每天抽20支烟,一年有0.5至1毫西弗
人们每年摄入的空气、食物、水中的辐射照射剂量约为0.25毫西弗
来自天然辐射的个人年有效剂量约为2.4毫西弗
当辐射剂量低于100毫西弗时,医学上观察不到对人体的确定性效应,即明显的组织损伤
当剂量超过4000毫西弗,在没有医学监护的情况下,有50%的死亡率
而当剂量超过6000毫西弗时,可能致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