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建华在汉能(河源)薄膜太阳能电池研发生产基地考察。 董福军 摄
(记者 董福军)经济发展快,全靠项目带。市高新区作为我市经济发展的“主战场”,吸引了北京汉能、中兴通讯等一批大项目的落户。昨日下午,“五一”小长假后的上班第一天,市委书记陈建华率队到市高新区调研,听取汇报、解决问题、排除困难、加温鼓劲。陈建华强调,要大干苦干实干新一年,实现市高新区新的跨越,为“十二五”开好局、起好步。
在汉能项目工地,一栋栋大型现代化厂房拔地而起。陈建华一行进入2号厂房考察。在这个4万平方米的厂房里,几百名工人正在紧张有序地施工,移动式载人升降车不停地起起落落,一排排大型管线在加紧铺设,机械声不绝于耳……让所有在场人员都真切感受到了大建设的如火如荼,更对河源发展“四新”产业充满了信心。
“施工进展是否顺利?有什么困难?从设备安装到投产需要多久?”陈建华详细地询问。市政府副秘书长、市高新区管委会主任李衍楠介绍说,过去几个月里,汉能项目的建设速度非常快,目前已投入50多亿元,项目整体进展非常顺利。汉能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厂房正在加紧安装设备,从安装完毕到投产预计要一个半月左右,公司上下正快马加鞭。
随后,陈建华主持召开座谈会,李衍楠就汉能、中兴通讯、恒泰豪等大项目的进展情况,今年一季度市高新区各项主要经济指标,企业招用工,项目用地、环保,招商引资,建设资金筹措,管理体制改革,以及冲击“国字号”等情况作了汇报。
陈建华说,市高新区前8年发展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从2003年起步到2006年实现工业产值46.5亿元,这主要是打基础,第二个阶段是从2006年到2010年突破200亿元,上了一个大台阶,而今年工业总产值将突破300亿元,可谓累累硕果,在全省山区创造了奇迹。这些成绩的取得,凝聚了各级各部门、社会各界,尤其是市高新区几代人的心血与汗水。今年,我市工业总产值将冲击千亿元大关,市高新区担负着重要而光荣的任务,从目前的情况来看,重大项目进展总体顺利,对于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市里将给予全力支持,加快项目建设和投产。关于用地的问题,要充分用足、用活政策,积极借鉴外地经验做法,积极盘活用地;关于招商引资,要紧紧抓住中兴通讯、汉能等大项目落户的大好机遇,围绕其配套企业进行产业招商,加快培育形成较完善的产业链条,促进市高新区由外延扩张逐步向内涵发展转变;关于用工问题,要大力鼓励和积极吸纳本地劳动力就业,并要将此上升到关系河源未来长远持续和谐发展的战略高度来抓,加紧研究制订相关的方案和政策,完善相关的平台和网络;关于完善体制问题,从经济总量而言,市高新区已经是“青年人”了,“小孩子”的衣服已经不适合了,相关部门要尽快拿出方案,不断完善管理体制,同时也为市高新区冲击“国字号”做好准备。
陈建华最后强调,一年之计在于春,五年之计在开局。要大干苦干实干新一年,全力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实现市高新区新的跨越,为“十二五”开好局、起好步,为我市今年工业总产值实现超千亿元的目标作出贡献。
市委常委、副市长叶常浓陪同调研。
■相关新闻
市高新区本地劳动力超七成
(记者 董福军)“目前,市高新区的劳动力中,本地劳动力占了72%。”昨日下午,市委书记陈建华到市高新区调研,市高新区管委会负责人介绍说。
对此,陈建华表示,评价工业发展的社会效益好不好,一个重要指标就是看本地劳动力的就业情况,市高新区本地劳动力超过七成,这就是市高新区作为一项富民工程的具体体现。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本地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并采取一系列鼓励措施,大力推进本地劳动力就业,自2006年以来,市高新区本地劳动力所占比例从30%多逐步提升,今年已达到72%。
陈建华说,要将鼓励本地劳动力就业上升到关系河源未来长远持续和谐发展的战略高度来抓,要将其与扶贫开发“双到”、促进居民收入结合起来。接下来,要不断完善用工信息网络,吸引更多外出务工人员回河源就业,激发年轻人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