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主建立山地打击军的印度陆军参谋长V·K·辛格
近日,印度安全问题学者萨拉维·吉哈(Saurav Jha)在接受该国《Zee News》新闻网采访时宣称,随着印度空军列装苏-30MKI重型战斗机以及参与俄罗斯第五代战斗机研发,新德里未来40年的空中优势已有保障,惟独地面防务尚存漏洞,特别是在与中国、巴基斯坦两大邻国接壤的山区仍存领土纠纷,如何与中巴陆军争雄应成为印度陆军认真考虑的事情。
为此,他呼吁印度陆军加快建设山地打击军的步伐。有意思的是,种种迹象显示,吉哈的这番表态,与印度内阁安全委员会(CCS)的如意算盘不谋而合。
12个山步师仍嫌不够
吉哈声称,经过10余年的卧薪尝胆,印度空军和海军已在南亚乃至整个亚洲确立无人能撼的优势,“即便面对来自中国和巴基斯坦的双重挑战,印度的海空优势同样有效”。
但他也认为,印度在地面力量方面存在短板,特别是在存在领土争议的克什米尔和“阿鲁纳恰尔邦”(印度非法侵占的中国藏南)山区,缺乏机动能力的印度常规陆军部队迫切需要加快炮兵和直升机航空力量的现代化。
“没有哪支陆军喜欢在山地打防御战,所以我们迫切需要快速升级边界基础设施,并建立一至两个可对敌作战的山地打击军,我们现有的3个打击军全是为沙漠平原作战准备的,而且针对的都是巴基斯坦中部的印度河平原”。
至少在吉哈看来,印度陆军现有的10个山地步兵师,以及正在“阿鲁纳恰尔邦”组建的两个配备全套轻型机动火炮与先进直升机的山步师是“极为重要的战略资产”。
但他又指出,面对中国和巴基斯坦这样“难以琢磨的防务对象”,仍有必要继续扩大山地部队规模,并直接建立更高建制的山地打击军,“以保护印度的国家利益”。
从重点防御到两线并举
其实,吉哈的言论不算新奇,印度军方早就有人运作此事。
据印度“雷迪夫”新闻网披露,印度内阁安全委员会(CCS)已批准陆军方面提出的《2012至2027年综合远景规划》,同意从资金和政策上扶植陆军在2020年前建立一支完全成熟的“山地打击军”,并将其部署到印中边境东段。
若得以实现,这将成为印度陆军的第14个军,而且是惟一一个旨在山地环境采取攻击行动的打击军。
至于这支部队的班底,据《印度防务在线》网站介绍,预计到2011年底,印度陆军将先在“阿鲁纳恰尔邦”和阿萨姆邦启动两个新的山步师组建工作,同时将驻提斯浦尔的第4军下属的一个山步师剥离,然后合并为一个具备独立作战能力的山地打击军。
有印度学者猜测,该山地打击军未来很可能负责从“阿鲁纳恰尔邦”西部的卡门地区到拉加帕哈尔(Rangapahar)的中印边境东段,直接与中国边防军对峙。
建立山地打击军的想法,最早出自对中国和巴基斯坦均持不信任态度的印度陆军参谋长V·K·辛格。他多次公开鼓吹说,为了对抗中国稳步增长的军事力量,印度国防部很有必要改变自身的防务重点,改变以往主要针对巴基斯坦的军力部署与作战预案,改采“中巴并重”的防务方针。
另据透露,作为印度筹建山地打击军的纲领性文件,印度陆军《2012至2027年综合远景规划》着重强调迅速升级印度边境地区——尤其是和中国之间数千公里长的接壤地带——的基础设施,以便在艰险的地形中部署更多部队并有效进行作战。
《印度防务在线》声称,印度现役山步师已获得政府拨款,负责修建连接拉达克、“阿鲁纳恰尔邦”、北安恰尔邦和喜马偕尔邦等高纬度地区的重要兵团总部的道路,同时还在高纬度地区动工建设综合战地掩蔽所,旨在提高作战人员在偏远地区的住宿质量。
配特种装备花钱如流水
历史经验显示,组建山地打击军的花费远非建设常规打击军可比,仅以稍早前CCS同意组建的两个山步师为例,每个师的编制预算就高达950亿卢比(约合138亿元人民币),其中采购超轻型榴弹炮和高原型直升机等特殊装备占了大头,若换算成规模为其5倍以上的山地打击军及更多的配套装备,其开销无疑将是天文数字。
《印度时报》援引军方人士的话说,山地打击军将至少下辖2到3个师及附属支援兵力,其中炮兵被视为“决胜兵种”,他们将装备美国生产的M777型155毫米口径榴弹炮,最大射程为25公里,战斗射速5发/分,可由骡马驮载或由直升机吊运,被认为是中印、中巴边境炮战对决的骨干装备。
印军向来重视炮兵,声称“没有炮兵支援的步兵是战场上的羔羊”。他们期望,山地打击军届时能用直升机部署或转移M777榴弹炮;通过快速的机动,印军可获取高海拔地区炮火优势,增强山地攻防能力。
至于装甲车辆,印度现役山步师一般只配备少量爬坡性能较好的俄制BMP-2步兵战车,但在日常训练中很少看到它们出动。
不过据《印度防务在线》报道,印度国防部打算为未来的山地部队配备更加先进的国产“阿布罕”步兵战车,其动力系统即便在高原缺氧环境下也能正常运转,武器系统的射击仰角也较大,更符合在起伏的山地作战的需要。
与此同时,印度还大肆采购大吨位直升机,目的是便于己方山地部队实施空中垂直机动和包围行动,以机降或伞降方式突入敌方纵深作战。
然而也有怀疑论者揣测,从印军现有建制来看,新成立的山地打击军仍会沿用既有的常规打击军模式,总兵力可能与目前中印边境东段当面的印度第4军相当(该部兵力大致为6万人)。
考虑到山区地形限制了重兵展开,印度山地打击军在实战中仍然只能以山步师或更小的山步旅为单位投入行动,因此,新德里成立山地打击军的政治意义大过军事意义。
生怕被解放军穿插迂回
自从2004年确立“冷启动”作战理论以来,印军现役山地部队便积极按照该理论施训,以期对边境上出现的任何突发事态做出快速反应。
所谓“冷启动”理论,即要求印度陆军像电脑冷启动一样,能在毫无征兆的情况下迅速完成部队集结和部署,并在第一时间向敌发起先发制人的打击,关键是要具备“同时打赢印巴、印中两场局部战争”的潜力。
根据“冷启动”的具体要求,近年来,印度各山步师加大了进攻作战的理论研究与实际演练,现任印度第21山步师师长的S·S·杰格少将就多次强调“进攻是最好的防御”。
而在防御作战方面,印度山步师汲取1962年被中国军队连续穿插的教训,非常重视据守要点,通过坚守关键卡口来控制道路,藉此破坏对手穿插迂回、分割围歼的战略意图。
微妙的是,印度陆军从1962年中印战争失败中吸取的教训,最首要的一条就是取得山地部队建设的先机。印军高层认为,如果自家的山地部队在规模和空中机动力方面占优,就能抗衡中方因青藏铁路竣工而带来的“快速集结和后勤补给优势”。
也有部分国际问题学者指出,印军政府和军方的对华政策基调存在“精神分裂”,一方面强调合作,一方面暗做对华军事准备,看似“软硬兼施”。
如俄南亚问题专家库宾佐夫就曾专门撰写分析文章称,印度将中国视为其争夺亚洲霸主地位的最大挑战者,尤其是看到中国国际影响力日增的情况后,新德里愈加急躁,第一反应就是通过增强军力这条捷径来超越北方邻居。
“如果印度不真心改变对中国的敌视态度,那么其对中国会继续实施‘既接触又戒备’的两面手法,中印两军关系很难深入——尽管二者之间的坚冰已初步消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