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11月1日5时58分07秒,中国“长征二号F”遥八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载人航天发射场点火起飞,将“神舟八号”飞船发射升空。孙自法摄
神舟八号飞船11月1日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顺利升空。当天,岛内媒体纷纷对此予以高度关注,并进行了立体式报道。“为对岸同胞而自豪!”这是岛内一名网友的留言,这句话直言不讳地点出了岛内民众看神八的心态。
另一方面,岛内舆论深刻解析了大陆太空事业发展背后强大的经济支持,对大陆经济实力的肯定溢于言表。
媒体“立体式”关注
1日早上7时,“中央社”就发出了“大陆神八宇宙飞船圆满升空”的报道。文章称,神舟八号预定两天内与9月底发射的天宫一号在外层空间对接,这将是大陆太空史上第一次太空对接任务。报道用“一片叫好声”描述了岛内网民对神舟八号发射成功的反应。1个小时之后,“中央社”发出“神八发射,陆建太空站迈大步”的专题报道,用较大篇幅介绍了大陆太空事业的发展背景。
3个小时后,该社一篇“神舟八号升空,陆太空站不是梦”的评论指出,神舟八号成功发射,距离2020年完成第一座中国太空站的目标越来越近。
在岛内极具影响力的《联合报》与《中国时报》近日均用图文并茂的形式报道了神八升空。《联合报》认为,首次太空交会对接任务将为建立太空站、探访月球和火星奠定基础。而《中国时报》以“神舟八号今升空,‘深吻’天宫”为题,介绍说,神八与天宫一号对接,完成在太空的‘深情一吻’”,这个高难度的动作,是大陆日后建立太空站的必要手段,为大陆迈向深空探测跨出重要的一步。
图为台湾报纸报道“神八”情况。王连伟摄
另外,《旺报》更用整版篇幅详细介绍了神八发射过程,称神舟八号此次交会对接任务瞄准“零视窗”发射,不允许丝毫延误。而东森、中天以及TVBS等多家电视媒体,都在新闻中及时播报了神八发射升空的消息,让岛内民众“立体式”地及时了解到神八发射的情况。
民众予以充分肯定
岛内不少民众通过网络直击了神八顺利发射全程。很多人难掩激动心情,并通过电话和网络留言祝贺。台东的简炳洪说:“我从海峡之声的广播听到了神舟八号发射顺利成功,很激动,相信全球中华民族的炎黄子孙应该是和我一样的心情。”岛内“中国统一联盟”主席纪欣则表示:“今天早上特别兴奋,因为知道神舟八号已经顺利地升空了,即将在未来几天与天宫一号对接,我相信这也会非常的成功。”
另一方面,《联合晚报》一篇题为“中国就是有钱,太空站别墅级”的报道称,从1999年大陆第一艘宇宙飞船飞上太空,到本次神舟八号发射,大陆朝着载人空间站的目标按部就班地进行,目标是2020年前后在地球轨道组装成载人太空站。目前唯一在轨运行的太空站是可载6人的国际空间站,重达438吨。相比之下,大陆设计中的太空站同样可容纳6人同时工作,但重量为60吨级。文章还引用中国第一位飞入太空的航天员、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副主任杨利伟的话说,中国航天员对太空站充满期待,设计中的太空站相当宽敞,如果把上个月发射的天宫一号比做套房,未来的太空站可能就相当于别墅了。
资料图:图中台湾“太空中心”工作人员在无尘室内检测组装完毕的卫星(包覆金箔者)
文章还说,美、俄早在40多年前就掌握了太空对接技术,大陆必须迎头赶上这40年的差距。从这篇文章的报道中不难看出,岛内舆论对大陆经济实力予以了充分肯定。
推动“航太工业”发展
航空太空工业在岛内被称为“航太工业”。依台湾“航太小组”的定义:台航太工业的范围包括航空载具、太空载具和卫星的制造、维修及其后勤支持系统。
实际上,岛内航空太空事业的发展也小有规模。台当局曾于1980年颁布“航太工业发展方案”,正式推动航太工业发展。其主要目的一是建立航太工业基础,二是促进岛内产业升级。1991年,岛内正式成立航太工业发展小组、台翔公司和工业技术研究院航空与太空工业发展中心,1992年宣布太空事业5年发展规划,计划在1997年完成第一颗科学卫星──“中华一号”的研制工作,并于1998年发射升空。该卫星委托美国TRM公司承制,而“中华一号”计划包括卫星本体、整合测试、系统工程、地面系统及其相关的运作执行等子计划;其中地面系统设施,除可支持“中华一号”外,也将继续支持往后发展的其他实用性卫星。
台胞参与研发“神舟”
2005年10月12日上午9点,神舟六号载人飞船在酒泉航天发射场发射升空,这是中国首次实现两名航天员同时升空。鲜为人知的是,参与“神六”系列发射研究工作的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国家计算流体力学实验室主任李椿萱,就是来自岛内的科学家。
李椿萱是出生于台湾的外省人,毕业于成功大学,在美国取得硕士、博士学位后来到大陆,并参与一系列太空相关研究。李椿萱曾引用友人的话表示,当年陈水扁掌权后,大量引入有台独倾向的美籍台人分掌要职,他们任命主管时不问专业,只问独不独,甚至让学土木工程的人当喷射研发组的主管。而这些主管私下谈话常常提到“外省人不可相信”,这正是李椿萱等科学家陆续辞职回到大陆的原因。
据悉,大陆太空科技研发人员众多,其中来自岛内的不下百人。可以说,大陆太空科技的成就,是包含台湾同胞在内所有中国人的光荣。据悉,台湾同胞在大陆太空事业中作出贡献,并且涉及到方方面面。例如,上海一些台商投资的电子工厂,其产品或化工零件就被使用到“神舟”系列及火箭中。(赵津)
1日5时58分07秒,长征二号F遥八火箭点火起飞。在经过583秒的完美飞行之后,它成功将神舟八号飞船送入近地点200公里、远地点330公里的初始轨道,踏上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实施交会对接的旅途。(视频截图)
图为位于甘肃酒泉的神舟八号发射中心指挥控制大厅。
与此前发射7艘神舟飞船的火箭相比,用于中国首次空间交会对接任务的这两枚火箭经历了100多项技术改进,可以说是全新的火箭。发射神舟八号的长征二号F遥八火箭第一次采用先进的迭代制导技术,将入轨精度提升了一个量级。
迭代制导技术是液体运载火箭的一种制导方法。迭代制导是随着现代计算机技术和最优控制理论发展而出现的一种自适应制导技术,可根据火箭当前的速度、位置以及预估的入轨点,不断调整自己的飞行轨迹。
简单来说,摄动制导规定具体路径,而迭代制导只是限定目的地,并不限制具体路径。这张拼版照片显示了神舟八号飞船发射升空过程。
“我给它打100分!”长征二号F遥八火箭托举神舟八号飞船精确入轨后,载人航天工程火箭系统总指挥刘宇说,这枚火箭与发射天宫一号的长征二号FT1火箭一起,创造了中国火箭入轨精度的最高纪录。图为点火前船箭组合体蓄势待发。中新社发 孙自法 摄
图为火箭点火瞬间。
32天前,长征二号FT1火箭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同一塔架起飞,成功发射天宫一号。刘宇把这次发射的入轨精度形容为“命中10环”。新华社记者李刚摄
11月1日5时58分,神舟八号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这是长征二号F型火箭的第9次发射,也是中国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149次飞行。新华社记者李刚摄
11月1日5时58分,神舟八号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新华社记者李刚摄
“将飞行器送入最完美的轨道,就是火箭和我们火箭人的最高使命。”刘宇说。图为火箭点火瞬间。中新社发 孙自法 摄
11月1日,神舟八号飞船准确进入预定轨道,发射成功。新华社记者李刚摄
图为船箭腾空而起、直刺云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