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领导吴素香、章权等出席会议。市科技局局长黄翀胤传达全省科学技术奖励大会暨全省科技工作会议精神。
章权总结了2011年度全市科技工作情况,并对今年全市科技工作进行部署。据介绍,去年,我市新增校企共建研发中心7家,成功申报产学研合作项目34项,重大科技专项7项,产学研示范基地1项,粤港关键领域重点突破项目1项、战略性新兴产业核心技术攻关项目3项等。今年的目标是培育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5家至8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2家;打造1个至2个专业镇转型升级试点;创建国家级重点试验室、工程中心河源分中心1家至2家;组建产学研创新联盟1个至2个;申报产学研示范基地2个;建立博士后工作站1个至2个等。
“广大科技工作者在科技投入、科技人才、科研资源较为缺乏的情况下,取得这样的成绩来之不易,但同时,我们也更要清醒地认识到当前科技工作仍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困难和问题。”何忠友将这些问题归纳为“三少一低”,即科技投入严重不足,2007年—2011年我市实际科技投入占本级财政一般预算支出的比例只有0.24%、0.12%、0.40%、0.19%和0.17%,远远低于国家和省1.4%的要求;科技人才十分缺乏,人才结构和分布也不合理;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太少、规模偏小、实力偏弱;科技成果转化率较低,企业对科技成果的有效需求疲软,科技成果吸收能力薄弱。
何忠友指出,一部人类发展史,就是一部生产技术不断发展进步的历史。谁在科学技术上领先,谁就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谁就能掌握未来发展的主动权和话语权。当前全球新科技革命正方兴未艾,以低碳技术为支撑的绿色发展正蓬勃兴起,河源只有紧紧跟住、牢牢抓住,才能走上兴旺发达、率先崛起之路。
对于做好今后全市的科技工作,科技改变世界,科技引领发展。要把科技创新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突出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要突出转型升级推动科技创新,加强创新资源的整合和优化,促进创新资源向高新技术产业特别是生态型经济、高端服务业和幸福导向型产业倾斜。要突出企业主体推动科技研发,企业是科技创新的主体,走河源特色的科技创新之路,有赖于千千万万个企业的自主创新。要突出改善民生推动科技应用,科技创新的根本目的是提高人类的生产生活水平,要让科技创新成果充分惠及广大人民群众。要突出完善机制推动科技发展,鼓励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使创新者利益得到有效保障。
会上,西可通信技术有限公司、劲达技术有限公司、上坪镇人民政府、广东紫金正天药业有限公司等代表分别作了发言。
相关新闻
何忠友寄语企业加强创新
靠持续创新能力和速度保持领先
(记者 董福军)“走具有河源特色的科技创新之路,有赖于千千万万个企业的自主创新。”在昨日上午召开的全市科技工作会议上,市委书记何忠友通过大量案例阐述了创新对企业的重要意义,并寄语广大企业要紧紧抓住当下以低碳技术为支撑的绿色发展正蓬勃兴起的时机,大力发展新兴技术和战略性产业,提高企业持续创新能力和创新速度,让企业始终立于不败之地,始终处于领先地位。
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市一些企业科技创新的意识大大增强、积极性极大提高、能力也明显提升,但企业创新力不足、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太少等问题依然存在,譬如,全市仅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16家,其中市高新区9家,只占高新区企业的5%左右。
“对企业而言,创新能力决定了竞争力,创新能力就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何忠友说,技术的落实是企业最大的落后和危机,在过去二三十年里,无数知名企业因为技术落后而被淘汰出局,譬如我们曾经熟悉的柯达、富士胶卷等就已经彻底退出了市场,这就是数码技术代替胶片技术的结果。
“科技创新日新月异、创新永无止境。”何忠友说,根据世界电子行业统计,电子产品每半年性能提升一倍,价格降低一半,因此,IBM、微软等世界名企都有这样一个座右铭——我们离企业破产只有180天。这告诉我们,企业要想立于不败之地怎么办,必须依靠提高持续创新的能力和创新速度,不能指望一个创新就一劳永逸,要靠自己的技术和产品替代自己。
何忠友说,国际大片《阿凡达》上映后,让我们感受到了3D的强烈效果,这部影片的背后是“十年时间磨一剑“,这给我们的启示就是,创新需要一种攻坚克难、坚忍不拔的精神,创新不可能一蹴而就,虽然现在河源在创新方面遇到了诸多困难和现实问题,但我们不能因为一时的困难而放弃。要紧紧抓住当下以低碳技术为支撑的绿色发展正蓬勃兴起的时机,大力发展新兴技术和战略性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