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同乡论坛2009年度工作总结

深圳南山电脑维修
农业 | 财经 | 教育 | 专题 | 招商 | 感动河源 | 河源景点 | 魅力河源 | 美体瑜伽 | 河源摄影 | 精彩户外 | 种植频道 | 养殖频道 | 东江河畔月刊
热烈祝贺河源同乡论坛建坛四周年
东江河畔网新闻广东新闻

广州市中心发现地下古迹 重现二千年来先民生活

2012-07-15 11:08:19 作者:下雨天 来源: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广州市中心发现地下古迹 重现二千年来先民生活

 

  东风中路与仓边路交界的写字楼工地原定本月开工,广州市考古人员却在数月前的勘探后,发掘出至少200多平方米的地下古迹,包括18口重见天日的古井;出土文物过千件,历史横跨汉代至民国逾2000年。

  记者昨日在现场了解到,遗迹位处古代居民区,坑边能见砖墙断垣,成片民居的景象可依稀想象。考古人员说:“从汉代到明、清,每个朝代都有人在此居住,尤其是明清时候,这里从城郊变为城中心,说明古人活动异常频繁。”

  刚发掘出来的地下古迹位于东风中路与仓边路交界,考古人员挖掘出两个近5米深的大坑,一个120余平方米,另一个130余平方米。每个坑中都可看到多个井口,大的直径有一米多,小的直径约半米,不少井口还有水溢出。记者细数,小坑里有10口井,大坑里有8口。

  井口周围,还有一些露出的木桩尖端,有成人小腿粗,一些挡板也能清晰看到,留守现场的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罗先生表示,“这些应该是居民楼留下的构架”,在坑边沿,还能看到青褐色的砖墙断垣。

  现场发掘出了大量的陶罐、釜、碗等器物,以明清时期的居多,另有少量汉唐时期的已被运走,总数估计成百上千。陶罐“细口大肚”,经年深埋地底,看起来色泽鲜亮,宛如刚出窑,几乎没有风蚀的痕迹。记者在现场看见,有不少发掘出来的陶瓷碎片,用蛇皮袋封装起来,足有六七十袋之多,“估计有上万片”。

  罗先生表示,依初步勘探结果判断,现场文物从汉代到民国,前后跨越2000多年历史。

  生活风情卷 每朝均有人在此居住

  该工地紧邻史巷。史巷位于市政府东偏北,仓边路西侧,西接锦荣街,因清代有史家大屋而得名。发现文物的工地即位于此,水井、套管瓷碗、木桩等遗迹的出土,显示此处曾有大量先民居住。

  参与挖掘的罗先生说,两个坑的位置原先都是古代民居,这些水井都是居民生活用的取水井,初步判断“从汉代到明清,每个朝代都有人在此居住,尤其是明清时候,这里从城郊变为城中心,所以人的活动异常频繁,旧的房子拆了之后,后人就会建新的,慢慢地基被垫高,水井的出水深度也就不一样了”。

  罗先生说,这些水井浅的两三米就能见水,深的要五六米,他说,这是因为古人根据家庭人口多少,生活习惯来打井,“人少的家庭只需要一口很小的井”。至于大大小小的陶罐,他则认为是用于打水和日用需要。

  仓边路与东风路交界在汉、唐、宋时代都位处城郊,至明清才成喧闹的市区,所以明清至民国期间的人类活动遗迹便较为多见。遗迹边还出土一块民国年间的石匾,一米多长,正中以繁体写着“湘兰里”,落款是“民国七年”,原本应是安放在街口。石匾左上角略有破损,竖排刻着“广×湖南会馆”字迹。

  会否扩大挖掘?尚待论证

  据悉,发掘工作目前已接近阶段性尾声,至于是否需要进行扩大挖掘或原貌保留,尚待研究论证,“但从出土文物的重要性来看,可能性较低。”

  对已发现的重要文物,如汉代的陶瓷器皿,都已专门编号,并为安全起见,送往专门的场所保管。明清年代的陶瓷器,据现场考古人员介绍,虽历史文物价值不高,“送到博物馆不一定收”,会在文物研究所保藏研究。

  对于残破文物的修复也在发掘过程中一并开始。对那上万件的碎片,文物所工作人员称会选择性地进行形状复原,实在难以修复的,也会由文物所专门保管。现场一处柜台上放着几个“缺口”已被修补了的青瓷碗,旁边有用于“粘贴”的石膏粉及胶水。

  原本要建写字楼 现暂让步考古

  发现古遗迹的工地面积近1000平方米。据现场人员介绍,该块地原本是由珠江实业投资开发商铺和高档写字楼,工程预计是7月份开工,但由于这处地皮属于老城区,按照《文物法》规定,在正式开发前要进行考古勘探。

  数月前,在例行的勘探中发现了地下有文物存在,后由考古所人员进驻,通过洛阳铲及取土样,进行了试探性发掘。如今,该工程仍在为考古让路,复工暂未有期。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意高眼镜 品牌太阳镜 眼镜架 镜片 近视偏光太阳镜淘宝店

最新图片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