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强企业总部数仅次于东京
该报告通过智力资本和创新、健康安全和治安、交通和基础设施、经济影响力、门户城市等十大指标,对27个既是全球经济的引擎,也是文化中心城市的发展进行观察,试图通过这些城市的现状以及预测它们的未来,为城市发展提供一个切合实际的方向。
在北京获得第一的经济影响力指标中,包含五项细分指标,包含“世界500强公司总部的数量”、“金融和商业服务领域的就业形势”、“吸引外商直接投资新建项目的数量及资本投入额”、“GDP增长率”以及“城市生产力水平”。除了“城市生产力水平”(北京位列第26),在其他四项指标中,北京排名均在前五。在“全球500强公司总部数目”这一指标排名则名列第二,仅次于东京。
基础条件的不断改善、商务设施的逐步完善、研发能力的不断提高以及专业服务的日益加深形成了独特的首都资源优势。北京市商务委员会公布的数字显示:截至2012年6月底,跨国公司在京总部企业和研发机构达到639家,北京作为世界500强“总部之都”的地位进一步巩固。
北京成为第三大门户城市
如何衡量一个城市的进步,除了经济影响力的显著上升之外,还有外界对城市的认可度及其发展的均衡情况。这份报告显示,北京成为被调查的27座城市中第三大门户城市。
普华永道中国公共政策与监管事务主管合伙人吴卫军表示,北京在“门户城市”评选的变量中,多是位居前端。从调查的总体排名来看,北京从机场到市中心的方便程度排名第一;酒店客房数量名列第二;游客总流量在亚洲列第二,仅次于东京。
北京市旅游发展委员会统计,今年中秋“十一”黄金周,北京接待外省市来京旅游者293.3万人次,比去年增长23.2%,旅游消费71.58亿元,比去年增长三成。
吴卫军表示,拥有排名第一的可负担公交系统,市民也可以较为低廉的价格使用,这都成为北京晋身三甲之因。
对于未来,报告指出,到2025年,北京要赶上综合排名第一的纽约人均GDP,不仅仅需要5倍于现在的发展,还需要提高城市财富及社会整体福利。
北京仍存在巨大投资需求
这份报告显示,北京虽在一些方面超越了一些发达国家的城市而名列前茅,但仍有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报告指出,北京宜居性指标有待进一步提高。
吴卫军介绍,宜居性指标主要包括医院数目、健康保障系统、整体生活质量、文化活力等几个方面的指标。而这些指标在报告的排名中多数靠后,还存在较大的改善空间。“尽管北京的工作年龄人口数量排名第一,但在工作效率上则排名靠后,高效劳动者数目的增加必将促进这些劳动者生活标准的上升。”
报告同时显示,2012年至2025年,上海和北京的投资需求将达到GDP的42%。“新兴市场城市人口持续飞涨,就业持续扩张,未来将面临巨大的投资需求,而基础建设水平或成为重要指标之一。”吴卫军表示,成熟的城市才能保有购买力。
此外,这份报告还指出,如果贸易壁垒增长或因技术进步所导致失业的现象出现,所有的城市都将遭受不幸,北京将比2025年的预测结果减少240万个就业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