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很多月收入两三千元的打工者很尴尬,既买不起房子,又不符合保障房的条件,希望政府加大这方面的解决力度。”佛山(国际)家具博览城有限公司董事长左鼐强代表向在座的朱小丹省长和佛山市领导提出建议,有代表附议表示赞同。
“你们反映的是‘夹心层’的现象。”怎么解决“夹心层”的住房问题呢?朱小丹说,这是一个逐步推进的过程。住房保障政策首先要解决好最低收入群体,然而逐步降低准入门槛。假如佛山今年建1万套保障性住房,这些房子要根据收入高低首先满足最低收入的1万户。这部分解决了,明年就可以稍微降低门槛,同时也要做好“夹心层”的测算,看看到底有多少户。
“省长,我向您反映一个事情:我们村里建了600多套保障房,却租不出去,没人住!村里有人说我投资失误,要挖坑把我埋了!”佛山禅城区南庄镇紫南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潘柱升代表说起来有点无奈。
潘柱升说,2012年,按照佛山市下达任务,南庄镇要建600套保障房,选址就在紫南村。但房子修好后,只租出去100来套。为什么呢?潘柱升解释,当地已经修了员工村专供外来人员租住,而五保户、低保户等,村里都已为他们修了房子,不存在没房现象。
潘柱升担心旧的没消化,新的任务又下来了。他呼吁:“保障房建设一定要因地制宜,不要一刀切,不然会造成资源浪费!”
对此,朱小丹回应说,保障性住房是一项惠民生的好政策,受到了老百姓的欢迎。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怎么从实际出发、怎么处理好供求关系、怎么确定准入门槛,都值得深入研究。保障性住房建设指标应该按各地实际情况进行合理分配,有些地方保障对象比较多就安排多一些,需求少可以少建一些,建设任务一定不能平均分配。
这时,佛山市市长刘悦伦接过话茬:“(省)发改委王亚明副主任说今年会改变这个状况了,就是先从下面开始报,通过调研了解有多少需求,然后由区里报到市里再到省里。从下往上(报)比从上往下(分摊)要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