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建的石井河小码头。记者顾展旭 摄
张之洞曾在此建立石井兵工厂为甲午海战供枪炮
120年前的今天,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在广州白云区石井石沙路海军桥畔,一块雕刻着文献资料的黄蜡石于前日正式呈现在市民面前。历经三个月,石井河小码头遗址复建竣工。同时为纪念甲午战争120周年,来自海军陆战学院的60名学员现场庄严宣誓。早在一百多年前,自洋务派代表性人物张之洞在此建立石井兵工厂起,海军陆战学院所在的这片土地便与军事结下了不解之缘。
历史:与名人有缘分
“甲午海战时,石井兵工厂作为后备力量,是枪支弹药供应基地之一。”海军陆战学院一名军人坦言,学院所在地被打上了深深的“甲午烙印”。
1886年,清朝两广总督张之洞在石井购地31亩,支银1.73万余两,筹建枪弹制造厂。1887年建成投产,称制造西局。这是广东最早的一家纯华资官办工厂。
据介绍, 辛亥革命以后,孙中山领导的国民革命联军总部于1919年接收了石井兵工厂。至1924年,石井兵工厂可生产各种口径毛瑟枪、步马枪、轻重机关枪、手枪等十五六种,以及上述枪支所用子弹,还可生产飞机炸弹、迫击炮弹、地雷、手榴弹等10多种。每月平均生产枪支900余支,各种子弹70万发。
1977年,海军第二水面舰艇学校在此创建成立。去年,该校调整改建为现在的海军陆战学院。
在广东近代革命史上,没有哪一个兵工厂像石井兵工厂一样与名人有“缘分”。海军陆战学院军人梁勇列出一串名单:孙中山、宋庆龄、廖仲恺、毛泽东、周恩来……据介绍,1924年4月15日下午,孙中山偕夫人宋庆龄在林森、陈友仁、马湘等20余人的陪同下,乘船从珠江进入石井河,下午2时30分抵达石井兵工厂视察,并对工人训勉,着重强调“工人对国家的责任”。
展望:红色旅游新亮点
三个多月前,海军陆战学院在白云区政府的协助下开始对石井河小码头进行复建。如今,石井河小码头遗址复建竣工并向市民开放,且已成功申请列入广州红色文化旅游导航地图。这意味着该地将成为广州红色文化旅游的新亮点。
海军陆战学院政治部副主任周晓宽透露,下一步学院将启动广东兵工总厂陈列馆项目建设。按照规划方案,陈列馆为三层建筑,占地面积约为10亩。“小码头二期复建工程也即将拉开序幕。”周晓宽说,他们还将对1924年孙中山偕夫人宋庆龄来“广东兵工总厂”视察时所搭乘的小火轮进行复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