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卫视7月6日《一周财经新趋势》,以下为文字实录:
吴柯萱:互联网金融面临冰火两重天,如何有力支持小微企业引发各界激辩,融资难问题会否得到真正解决,谁又将成为下一个被互联网颠覆的金融市场?股权融资助理创业梦,中国式众筹探索式前进,证券法修订生存前景是喜是忧,《一周财经新趋势》敬请关注。
吴柯萱:一个幽灵互联网金融的幽灵正在中国互联网上空盘旋,一开始传统银行大佬们轻视它指责它,而到现在,上上下下已经开始了解它研究它,包容它,并且拥抱它,2014年首届上海互联网金融论坛互联网金融如何更加有力的支持中小微企业,这个话题吸引了不少的政商界精英们热烈讨论,对于小微企业来说,通过发行股票和债券的方式来融资,在过去是行不通的,因为这不仅需要几千万的净资产,发行规模也要在几千万元以上,交易成本高,使得小微企业对融资是望洋兴叹。
而互联网金融的兴起使小微企业享受到了专业的资本市场服务,成为可能,现在小微企业利用网络上的资本市场融资的雏形已经出现,比如说P2P融资实际上就是企业可以利用互联网金融平台发行债券,而股权众筹实际上就是一个简易版本的IPO,不少人相信随着互联网金融技术的发展,未来的投融资就和社交一样简单,人们利用碎片化的时间就可以完成,不过互联网金融真的可以为小微企业融资带来质的变化吗,谁又将成为下一个被互联网颠覆的金融市场,本期的头条观察我们就来一起探索互联网时代的小微金融。
解说:从去年开始,互联网金融发展如火如荼,电商P2P网贷平台众筹等细分领域呈现出爆发式的增长,在中国,互联网金融灵活而激进的运作模式撼动了传统金融业的固有格局,可是为什么互联网金融会大行其道呢,有观点认为正是因为传统金融业的发展,永远没有跟上实体经济发展的需要。
吴晓求(中国人民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所所长):相当多的人在传统金融的架构下得不到相应的金融服务,在互联网金融里面他得到了服务,得到了有效的服务,他得到了一个便捷的服务,有的是得到了一个增值的服务,所以我想这两个原因应该说是互联网金融在中国最近一段时期以来尤其受人们关注的最重要的。
解说:目前,中国实体经济空心化非常严重,许多企业将大量资金投向了房地产的行业,而随着国家对地产调控逐步升级,实体企业处境已非常危险,而在互联网金融出现后,小微企业的融资需求得到了很好的满足,这也是互联网金融能够迅速兴起的一个因素。
那么互联网金融的前景究竟能有多大,有分析指出,中国所有资产加起来是200万亿元,其中29%来自股票,5%来自债券,剩下三分之二都是非标资产,包括支票、套现、大小额贷款和P2P,可是P2P在今天却占不到1%,过去两年P2P发展比较快,但是P2P只是互联网金融的一个开始而已,由此便可以推断出,互联网金融在中国的广阔前景,成本低、效率高、覆盖广,这些优势让互联网金融备受企业青睐,不过伴随其中的风险问题也足以令人担忧。
周汉民(上海市政协副主席):互联网它是有重大风险,重大风险主要是两个方面,一个是信用风险,一个是网络安全风险,一为硬件,和硬件加软件,二为软件。
解说:现实中,很多中小企业一直把互联网金融作为首选融资方式,但是由于缺少抵押物,以及存在信息泄露风险等问题,也有不少小微企业主对风投震慑的互联网金融敬而远之,这让小微企业的融资问题再一次回归大众视线。
吴柯萱:小微企业甚至是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一直都是困扰全社会的一个大问题,也是世界性的难题,虽然政府一直都在出台各种相关政策,鼓励银行增加投放量,但实际情况并不那么容易,近来互联网金融轰轰烈烈,P2P平台电商小贷等,尽管定价可能比较高,但是也确实为一小部分的小微企业提供了融资的渠道,使得这部分企业能够拿到资金,但是互联网金融真的可以为小微企业带来质的变化吗,我们先来看经历了倒闭潮的P2P行业,其实在国外成熟的P2P服务的客户群以个人为主,而不是那些小微企业,客户群的信用等级非常之高,相比之下国内P2P的客户目标是以小微企业的融资为主,但是信用识别风险却是软肋,尽管央行把P2P纳入了征信系统,但也只是以个人的信用评分记录,而小微企业的企业性的风险主要还是来源于企业本身,而不是法人或股东的个人信用风险问题。
看来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并不会因为互联网金融的崛起就发生质的变化,只能说是有所改善,不过我们也不能就此否认互联网金融的积极作用,对于银行有多种借鉴和启示,银行可以应用互联网的思维去获取更多的客户,同时合理利用好银行庞大的数据资源,这就可能给银行在小微企业领域的风控带来很大的提升。
解说:在中国,小微企业无疑是活跃市场的生力军,据统计,小微企业在工商登记注册的市场主体中,所占比重达到94%,不过占中国企业总数90%以上的小微企业日子并不好过,相关数据显示,当前小微企业银行信贷可能性仅为46%,约5成小微企业仍然深陷银行融资困境,2013年在中国约5600万小微企业中,需要银行贷款比例占25.8%,也就是说想从银行贷款的约有1400万,在申请贷款的小微企业中,仅有一成小微企业能够获得贷款。
朱明春(广东互联网金融协会秘书长):现在的金融体制它不是个多元化的金融体制,它是个比较单一的,然后还有一个是我们的这个现有的银行可能对于民营企业和国有企业的这种融资的对待,他有所差异,然后他可能国有企业的融资相对来讲更容易一点点,那么民营企业可能审批各方面更严格,使他们这种贷款真的相对来讲门槛是比较高的。
解说:融资难的另一面是众多小微企业旺盛的融资需求,有分析认为,小微企业融资依旧是刚需,目前中国工商登记的中小企业数量超过1100万家,有超过接近40%的小微企业有融资需求,但最后能够顺利完成融资的企业少之又少,不过也有人担心旺盛的融资需求会不会导致企业盲目扩张从而带来风险,这也引发了大家的一番讨论。
朱明春:其实就是那小微企业他在风控的时候也会去审核这些情况的,就是说你说你扩张然后就直接给你融钱,也不是这样的情况,其实往往是银行还有这样的冒进的措施,比如说去年这种钢贸,钢贸之前做的很好的时候,是银行主动找到钢贸商去让他们贷款,可是后来银行又发现这个不行,然后又把人家的资金抽回来,以前钢贸商没有扩张的意图,是银行不断的找不断的找,最近我们就有个同事,以前做钢贸的,以前我不想贷款的,银行天天追着我,然后让我的信心膨胀了,一膨胀就贷款,贷款发现后来经济情况可能没有那么理想,可是银行要马上要抽贷了,他的资金链一断裂,后来他就倒掉了。
解说:由此看来,民间小贷的风控更加灵活,同时也不会对企业盲目放款,互联网金融究竟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小微企业的融资难问题呢,除了风投(00:09:09)的P2P,以电商小贷为例,以阿里为代表的利用自身积累的大数据分析的信用风险管理技术,是风控领域的创新,这也确实捕获了一批小微企业,但是截止到现在,阿里的融资余额仅为几百亿,客群以闭环系统内的客户为主,相比于目前整体金融行业的信贷总量,以及国内庞大的小微企业客户群,可以说是沧海一粟。
还有电商模式,国内一家大型电商就是利用自身对于客户信息的了解,以及对于资金链的控制,给自身上下游的企业发放贷款,实际上这就是商业银行的1+N模式,只是这家电商作为1,自己代替了银行而已,这种模式并没有太大的创新,对平常的小微企业也没有什么影响,对于上下游企业来说,只是放贷主体变换而已,服务速度以及便捷性更加优化而已。
朱明春:我们只是说这个P2P这种网贷的方式或者互联网(00:10:09),增加了这些中小微企业的融资渠道,还是说以前是融资难,现在以前过去他可能是小贷公司典当行或者其他的民间的投资公司去融资,那现在多了一个P2P的渠道,对他来讲又多了一种盘活资金流通的这么一个方式了,然后我们是觉得他是很好的一个补充,但是还没有达到一种说彻底的解决这个问题。
解说:目前看来,在中国的互联网金融市场里,P2P是最受小微企业青睐的融资平台,预计未来P2P市场会达到一万亿至两万亿元,可是P2P乱象丛生也是不争的事实,自去年起,网贷企业倒闭,卷钱跑路的消息不断爆出,如何填补这一领域的法律监管真空成为挑战。
吴柯萱:有分析认为,短期融资是一个非常有机会被互联网金融革命的细分市场,在英国有短期借款网站在几年前的估值就达到了15亿美金,在中国市场则潜藏着更大的机会,在中国短期融资一直存在的一个怪圈,就长期贷款和短期贷款的流程其实是一样的,提供短期贷款在成本上的付出和长期贷款也差不多,但是在收益回报上却比中长期贷款要少,所以占绝对融资通道主导地位的那些银行们就缺乏提供短期贷款的动力,即使银行能够批贷,但是从审批流程到最终放款的时间周期也很长,这样短期借款人就根本等待不起,急需钱周转的短期贷款人往往就通过小贷公司和典当行等非银行金融进行贷款,但是承受的利率往往是银行利率的5倍以上,可是就这样,并不以为着那些典当行和小贷公司就非常赚钱,有业内的人士透露说,由于资金成本太高,利率得超过18%才能不亏,而政府给的杠杆又太低,而且多数小额贷款公司都拿不到贷款。
在这种情况下,短融网就让短期借贷市场回归了市场化,运用创新的模式通过互联网的特殊属性让产业链的上下游都能够受益,尽管被互联网颠覆的金融市场层出不穷,但是对于小微企业自身来说,旺盛的融资需求是不是就一定是合理的呢,其实盲目的扩张对于企业也并非好事,在中国小企业的平均寿命仅为2年半,而在德国企业7年内是不贷款的,这两个数字就从侧面反映了国内小微企业的很多问题,也间接反映了小微企业融资难并不一定是一件坏事,而相关的信用风险问题才是真真正正的风险,也是技术所没办法去处理的。
一家大型基金公司的老板说,我曾经预言过,互联网货币基金可以做到一千亿,但没有人相信我,而在1年之后的今天,互联网金融是遍地开花,但是虽然说红遍了大江南北,大家也注意到今年以来央行是不断的出面喊话叫停,这让行业迅速遇冷,以P2P为例,目前中国已经有近千家的P2P公司平台,从业人士超过了20万人,但是2013年发生了整个行业的倒闭潮,这个行业至今还没有脱身,倒闭跑路的现象仍然频发,那么互联网金融行业这些弊病应该如何治疗呢,监管又应该如何跟上,本期的首席对话我们就请到了中国小额信贷联盟理事长杜晓山教授,我们来一起聊一聊互联网金融成长中的那些烦恼。
解说:杜晓山,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小额近代联盟理事长,长期专注于农村金融扶贫开发和小额信贷领域的研究,被称为中国小额信贷之父。
吴柯萱:杜老师,中国现在的P2P和众筹的发展算是怎么样的呢?在世界范围角度来讲,算是一个比较领先的还是怎样?
杜晓山(中国小额信贷联盟理事长):我们的一个总的判断就是说它发展是一个爆发式的井喷式的发展,但是呢如果说的不好听,也是一个带有某种程度的恶性的膨胀,那么怎么讲呢,主要的就是它表现形式是良莠不齐泥沙俱下的现象,也就是说有的是很自律,做的比较规范,而且真心实意地在帮助小微企业和一些个人的借贷,但是有一些是属于投机,有的甚至是欺诈,那么为了获取短期的利益,为什么会形成这种局面呢,主要是我们国家的监管目前不到位,那么这点是造成了目前现在的这种情况,就是好的好差的差。
吴柯萱:那今年央行对于互联网金融整个行业做了很多的动作和洗牌,这会不会对整个行业造成一个优胜略汰一个大洗牌对行业有多大的影响?
杜晓山:我认为一定是这样,也可能今年下半年快的话监管的指导意见也好,暂行办法也好,管理办法也好,它不会成为一个法,但是一定会出一个相似的管理的办法,那么这属于一个政策性的行政法规,这个出来了以后,一定会对行业产生一种重组、调整、洗牌,会产生这么一个作用,好的会得到鼓励发展,一般会向好的方向靠近,而可能会产生一些淘汰退出一批比较差的或者说是欺诈的严重违规的,那么也会产生很重大的兼并重组行为我认为。
解说:因为没有运营牌照,注册资本金,股东资质等约束,P2P行业在短短几年经历了爆发式的增长,然而与此同时,伴随而来的还有此起彼伏的平台倒闭潮,据不完全统计,2013年以来,由于涉嫌诈骗、自融和提现困难等状况,至今已有120多家平台倒闭,在监管政策正在加紧落地的背景下,P2P行业大洗牌势不可当。
吴柯萱:到底什么是众筹模式,众筹模式分几种呢?P2P和众筹比对于老百姓来讲做那个投资更好?
杜晓山:众筹我们在中国发展其实是刚刚起步,比P2P要晚的多,众筹从国际上来是两种,一种是债权,一种是股权,股权就是我是股东,是所有者之一,那么债权实际上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它就是跟P2P大部分差不多,P2P就是借贷嘛,我投资人,我得回报嘛,这个股权就是我们放进来,我们都是入股的,赚大家一块赚,赔大家一块赔,是这个概念,债权则不管,我不管你赚赔,反正我给你投这么多钱,你对我有个承诺,你给我回报,你赚多少剩下赚多少我也不管了,你赔多少是你自己的事,我的回报是固定的,这叫债权,当然债权其实现在的情况是混乱就混乱在固定的高额的回报,而且是公开性的,带有这种真实的,不透明的这种行为,这就是触犯了非法集资的这种就是从司法解释上说就属于非法集资的行为,或者非法集资罪,或者变相吸收公开存款罪,而众筹呢一般说它主要的是股权。
吴柯萱:您觉得中国的整个互联网金融行业就是P2P众筹啊这些,发展的形式是怎样的?怎么来评价?在国际上算是怎么样的?
杜晓山:目前我们的互联网金融尤其是众筹和P2P,基本上属于“三无”,所谓“三无”就是一没有准入门槛,叫无准入门槛,二无这种类型的形式或者机构的运行规则,第三无任何的外部监管,所以叫“三无”,正是由于“三无”造成了目前这个行业内的混乱局面,那么就是没有准入门槛,没有运行规则,没有外部监管,我怎么吆喝我怎么来,塞一张条子给你,我的年回报是20%,你来吧,你在银行只有3%,一年期存款,3.5%了不起了,理财4.5%,我这边是10%到20%,那这个产品是20%,你来吧我这有的是,咱们谈谈,满处的都是这种东西,这怎么行呢,这是非常混乱的局面,你说我实体经济,你的投资人的收益是20%,我的做任何实体我的收益率能达到,中国我看到媒体的数据,2013年就是由于经济下行,小微企业和制造业的回报率利润率就是5%,我的收益率才5%,我怎么还你。
吴柯萱:那政府尤其是央行证监会银监会面对这种情况,有没有一些新的政策或者明确一些部门来管理呢?
杜晓山:银监会国务院已经要求他对P2P进行调研和制定,由他主制定条款,众筹由证监会负责,进行调研和主出台,主要由他起草,当然最终是要大家讨论的,就是方方面面的讨论,但是是由他主持制定,第三方支付平台的监管条例由央行,所以现在有这么三个分工。
吴柯萱:在资本市场上可以说人人的缺钱,如果你是个大企业,可以找银行借钱,如果你是土豪可以找信托,如果你是个高帅富还可以找P2P,但如果你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普通人,现在还有一个答案叫众筹,什么叫众筹呢,通俗一点来讲就是众人筹一笔钱联合起来折腾点事,众筹和P2P网借在国内被称为是互联网金融创新的双雄,不同于其他的融资渠道,众筹的募资形式有很多种,第一种是捐赠募资,比如说你投了一百块钱,我谢谢你点个赞就完了,第二种是奖励模式,你投一百我送你一个礼物或者送你筹资所研发的产品,第三种则是债权模式,你投一百我还你101,还有一种就叫做股权模式,你投一万块钱我给你1%的股权,因此从鸡毛蒜皮的小事到策划已久的大工程,从明星演唱会到世界杯,只要缺钱只要愿意都能够放到网上来赚筹募资,就拿正在举行的巴西世界杯来说,开赛之前国内一个知名的视频网站发起了一个众筹C罗代言的项目,让粉丝花钱来决定这个网站是否应该签约C罗为世界杯期间的代言人。
草根用户于是和C罗和世界杯产生了关联,球迷通过支付一个企业的众筹项目来表达自己对于C罗的支持,更有一定的概率享受到去巴西见C罗的福利,而看似风风火火的众筹一旦涉及到了钱就引出了一个问题,监管,今天的特别视点我们就来看一看中国(00:22:58)市场的游戏规则。
解说:一千元就能投资购买千万别墅,听起来不可思议,但在最近的互联网融资平台,这已不是天方夜谭,日前某网站发布信息,开放一个众筹项目,众筹目标为1.8万份,每份金额为一千元,共筹集资金1800万元,由于购买投资位于东莞的一栋别墅,虽然资金用于买房,但却与居住毫无关系,而是纯粹用于投资,7月2日,这一项目一开放便迎来小投资者的追捧,一天内已经筹足了全部资金,共有630人参与投资,照合同约定,投资者可以一人一票投票决定是否将房产卖出获得投资收益,超过51%的人同意就通过,众筹炒房的横空出世可以说为近年来在全国各地兴起的股权开启了一个新的领域。
随着民间资本的热情被点燃,股权众筹正在悄然发生着变化,除了炒房挣快钱,一群对新鲜事物敏感的人也开始嗅到了其他的商机,而身为股权众筹中介的融资平台,他们的眼光也不再局限于为创业者募得多少资金,如今他们更看中的是募资的过程能为创业者带来多少资源,深圳一家新锐的股权众筹平台近期推出了一个圆周率项目,受到了投资者的热捧,在短短的4天时间里,超募200%,共募得资金一百万元,平台负责人表示,对于这个高科技优质项目资源比资金更重要。
石俊(股权众筹平台创建人):在我们平台上有个项目,他是做圆周率,做的是ar,ar是一种高端的技术,主要做增强(00:24:44)的,这个项目比较优质,但是不是说特别缺钱那种,他缺的是什么,缺的是资源,因为这个项目的话是属于有门槛,但是如果不用的话你只是卖这个技术也比较难,你需要跟这个行业能够结合在一起,因为我们的平台上已经有了将近一百号这样的就是我们知道他的资源是什么这样的人,我们就会去影响他,然后他们觉得这个很不错这个案例,然后就投资了,所以我们在4天之内就给他们一百万,然后其中参与的话也有就是来自四面八方的人,然后有一些什么武汉的,就二级市场的在河南的,然后做广告方面的在上海的,他们看好这个领域。
解说:不仅是新锐平台,老牌的资深平台也将着眼点放在了资金以外的支持上,最近北京一家大型众筹平台正在筹划帮助一位大学生寻找成立私人航天公司的资金,平台制作人表示,格外看好这个项目,当这位年轻人的尝试逐步具备了运载能力,未来就可以更低成本发射卫星或者是人,而这个项目能否成功,除了必要的资金外,专业机构的支持更是必不可少。
兰宇羽(股权众筹平台创建人):他是通过第一个私人航空公司,他的目标是要做成让每一个中国人未来都有可以去太空的这样的一个权利,还是有很多投资人会支持这样的年轻人实现梦想,他们也获得了专业机构的支持,无论包括航空集团总装备部以及包括某预案的研究院也已经给了他们火箭发动机的项目,所以他们也已经取得了一些成绩。
解说:从发展轨迹来看,众筹的根本是坚持小而美,既服务于小微企业的金融需求,但它的规模并不小微,中国首家股权众筹网络平台在上线两年多的时间里促成130多个项目的投资,交易额高达3.12亿元,专家认为,众筹的主要作用不仅体现在给创业者提供试水的机会,帮助他们不断修正产品策略市场策略,积累第一批种子客户,还能帮助创业团队对接多重销售渠道,让团队的创新产品在第一时间面试,但也有分析认识担心,众筹已沦为预售平台,在国外许多人只是出于兴趣去做一个有意思的项目,但是在中国,众筹生态变得比较特殊,大多数众筹项目都是以商业化为目标,会显得比较浮躁。
吴柯萱:随着众筹行业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淘金者开始涌入了这个领域,便催生出了花样繁多的业务类型,本来为初创企业融资的股权众筹,现在正在成为企业融资的新玩法,目前国内的众筹平台已经多达数十家,甚至连地产项目也成为了游戏的主角,传统的VCPE也开始进入到这个领域当中。
在快速走向繁荣的时候,监管已经是山雨欲来,今年5月,证监会在上海深圳进行了二次调研之后,监管措施将在今年的6月份出台的消息随即就迅速传出,有业内人士分析说,有限合伙式的众筹将受到比较大的影响,这是目前不少股权众筹采取的模式,也就是由一名领头人先按照比例投入一部分资金,再通过网络平台发布信息,那么其他投资者跟投,最后成立有限合伙基金,募股项目公司,在没有准入门槛的情况之下,合格的筹集人管理人信息真实性均不易保证,所以就存在出现诈骗的风险。
而目前股权众筹面临的另一个普遍的问题,就是由于面向公众开放,一个项目的参与者动辄就多达数百甚至上千人,很容易就涉及非法集资,因此有分析认为,监管层的另外一个重要思路则可能会向特定对象非公开发行人数限定等等方向来开展。
解说:近日,国内知名股权众筹创始人齐聚北京,参加证监会和证券院协会召开的股权众筹调研会,据参加调研的相关人士透露,股权众筹的监管细则将对单笔融资金额,股权众筹合格投资的(00:29:11)资金托管等都有相关稳定,由于对股权众筹监管尚未形成一致认可的方式,而且投资门槛未确定,此前传言6月底将出台的股权众筹监管细则可能会推迟到年底,专家认为证监会对于股权众筹的发展方向抱着积极的态度,推迟的原因也是为了这个行业能够更好的发展,也有更大的空间。
石俊:我就希望在这个股权众筹的注册和后面的落实,包括资金的一些落实的方面,能够有一些就是一些绿灯,比如说一些简化,该简化能够简化,能够给到我们股权众筹的平。
兰宁羽:我们希望就所谓的立法更多的也不仅仅是一刀切的一个法律,更多的是一个在投资者适应性制度下而建立健全这样的一个以合作的人标准为中心的以投资者适当性制度为一个基本框架下的这样的一个法律,这样的一个法律也有易于促进行业的发展,同时也能够一定程度上去规避行业发展过程中的一些风险。
解说:(00:30:21),这或许是过去几年中股权众筹行业的心路历程,摆在股权众筹前面的最大障碍还是对其打法律擦边球的质疑,因为涉及股权债券分红利息等财务回报,业界一度为股权众筹的合法性担忧,利用互联网平台向公众转让股权,成立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等行为会被定性为轻型非法证券活动,同时平台在投资人一端稍有不慎都可能碰触到非法集资政策红线,亦或违反公司法中有关有限责任公司股东人数不得超过50人,股份有限公司股东人数不得超过两百人的规定。
兰宁羽:我们实际上在这个过程中也是非常谨慎小心的,争取能够在我们现有的法律基础上能够不触碰任何的红线,但是目前来讲,在我们这样的一种运行状态下,还是有一定程度灰色地带,从法律角度来讲,我们还是在去逐步的探索一条能够在现有法律环境下更适合我们发展的一条道路。
解说:法律风险与股权众筹始终如影随形,目前国内监管部门对此意见也不一,业内人士表示,众筹本身就存在很大的风险,投资人也基本上不能参与管理,没有实质上的监督作用,如此一来,销售欺诈的可能性就很高。
兰宁羽:建立通过互联网的方式通过这种公开公平的方式,就信息披露的方式来建立一个合理有效的信用体系,能够让创业者和投资人都能够在一个平台上来去把自己过往的工作的情况,过往的老板对自己的评价的情况,以及包括自己创业的情况都能够有效的时时的分层分级的按需的进行信息披露,同时也不担心信息披露的风险,我们也在设计所谓的人肉搜索系统,比如说我们也在构建这样的一个打分和(00:32:25英文)的系统,然后我们也构建了跟相关的比如说集资诈骗或者是政府的公安行政证监会然后在打非部门进行了系统的对接,如果一旦出现这样的行为,也能够提示进行报警和预警等等。
解说:无论是对于投资人和创业者,都要与平台打交道,平台的权利义务如何划定,将会影响到行业的发展,在这方面,美国的众筹环境可比中国优越很多,2012年4月,奥巴马签署了2012年促进创业企业融资法,这个法案是一系列促进小企业和初创企业融资的改革措施,允许创业公司每年通过网络平台募集不超过一百万美元的资金,并且不再局限于史无回报,同时规定每一个特定投资人的融资规模,不可超过其年收入的百分之五,法案推出后,在美国的股权众筹拥有了合法的身份,而在中国,这一块还是空白,对于股权众筹的平台来说,如果整个市场是一个大的操场,那他们只能在操场上置一张桌子,然后在桌子上面的一个小角落跳舞。
吴柯萱:众筹出自美国,在这样的模式下,任何创业都有可能被启动,有不少人就表示,众筹的过程就像是让梦想照亮现实,而最成功的众筹案例应该属于美国(00:33:50英文)平台的运作,大家可别小看这种融资方式,在(00:33:55英文)上,曾经有一个明星项目,是一款头戴式的娱乐设备,当时很多人被眩目的视觉效果和互动方式所吸引,仅仅一天时间,创业者就募集了超过25万美元,一个月之内就达到了近250万美元,参与者可以获得T恤和海报,如果你捐助超过275美元的投资人,还会在项目成功的时候获得一套组装完毕的机器头套和软件配套,在成功募集之后,这个项目不断的发展和成熟,在一年的时间里就分别完成了AB两轮融资,今年3月,这个项目被facebook以20亿美元的价格收购,而和欧美相比,目前中国的信息环境企业和个人信用环境等等都还处于初级阶段,各种各样的线上金融创新都还离不开线下传统方式的直接和间接的支撑,俗话说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在做大做强的经济金融文化背景之下,更需要公众在互联网金融的狂热中保持冷静和谨慎,对于普通的投资者而言,他们往往缺乏对于投资风险的预估,众筹式投资等等新的模式目前还处于尝试尝鲜的阶段,而他未来的走向更要看监管层是否能够及时的完善相关的法规条例以及市场能否快速的培养出成熟的草根投资群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