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 P2P“七年之痒”
2007年,中国P2P行业的鼻祖、现在的大佬拍拍贷和宜信先后上线,标志着P2P网络借贷行业在中国正式启航。
而今,这艘被称为传统金融有益补充的大船,在“叫嚣”着能够解决服务于实体经济的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航线上已经远航了七个年头。
七年后的今天,行业面临最大的问题是监管缺失以及行业高度同质化,在迅猛生长之后,业内人士对于行业未来的走向表示了极大的担忧。
一定要有门槛
银监会创新监管部主任王岩岫日前公开表示,截至7月份,P2P行业可查的平台数量为1200家,跑路的有150家,占据平台总量的12.5%。
对于这座“金矿”,大家都想插一脚,捞一把“热钱”。一位业内人士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表示,他的一个做红酒生意的朋友也想来“玩一票”。基于红酒生意拥有客源和资金积累,加之目前无监管无门槛的“短期现实境况”,想要跟风凑热闹,“做到哪算哪”。
“P2P不是任何人都能‘玩’的,需要有一定的门槛,有一定的资本约束。当然,这个资本金也不是高到创业者们无法承受的地步。”王岩岫日前公开表示,所谓门槛,除资本约束外,还要求确保平台安全性的技术实力、高管人员的基本资格能力,以及风险控制能力和信息的把关能力。
“入驻基于互联网的P2P平台有两大门槛。”你我贷副总裁刘瑶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表示,首先是技术门槛,一方面P2P平台要与第三方支付、银行等金融机构进行数据端口对接;另一方面,技术安全隐患要消除,当前高级的爬虫等网络技术手段已经能够“爬取”到后台数据。其次是金融风控门槛,以信息撮合定位的P2P平台起到的是“跷跷板”的作用,要做到借款人、投资人和平台三者之间的平衡。
“任何平台都不可能零坏账,一旦遇到坏账或者逾期,是自我催收还是外部催收都需要考虑。”刘瑶表示,不同于商品售卖,滞销的存货以及资金缺口都可以随着时间被逐步平掉,作为信息撮合平台,P2P很难做到“快速脱身”,有效的解决办法似乎就是“拆东墙补西墙”,用后钱补前洞。
“任何一笔账都有账期,一旦达到这个时间点,如果出现集中‘刚性兑付’,一大批平台可能会倒掉。”一位业内人士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坦言,为延后可能的集中兑付时间,不少平台已经将均期拉长,将P2P平台从“死刑”改判为死缓。
监管缺失
七年来,P2P行业依然没有被监管部门正式“认领”。
从摸底调研到公开视察,时间迈入2014年,监管层突然调高“音量”,监管人士频频发声,从曾经的没有具体部门到现在银监会对接P2P,证监会负责众筹,央行直接监管第三方支付,但是,除第三方支付外,P2P和众筹都是只见打雷,不见落雨。
2014年8月22日,银监会业务创新监管协作部副主任李志磊在2014年中国资产管理年会上再次给出了P2P监管的原则,此次共有六条。
第一,P2P机构应该是信息中介平台而非信用中介平台;第二,P2P公司要根据实际情况设立一定的门槛,而且一定是实缴资本而非注册资本或者没有到位的资金;第三,P2P平台必须是纯粹的、独立的中介,不能经手出借人和借款人的资金,这一资金可以交由银行托管;第四,出借人、借款人双方应当有明确的资金额度的限制;第五,特别强调对于专业人才的明确需求,包括有金融背景和互联网背景的专业人才;第六,严厉打击假冒P2P平台,这些平台不仅抹黑了整个行业而且造成了投资人的损失。
李志磊表示,这六大原则只是一个范围,具体的意见,银监会将及时发布。
对于监管规则迟迟未能落地,一位业内人士认为,一方面,监管当局尚未看清P2P目前的形势,不知道如何监管、从何监管;另一方面,目前1000多家P2P平台的现状,未来一定会出现“集中兑付”的问题,只是这个时间点还没有到。“‘集中兑付’事件一旦发生,会通过市场行为先行洗掉一拨人。”这位人士告诉《第一财经日报》记者。
对于监管,有人爱亦有人怕。对于已经在行业中立足的大型平台来说,巴不得有监管,最好实行牌照制,这样平台就拥有了隐形的“保护伞”。“我们盼望监管,为P2P行业设立较高门槛,可防止所有人蜂拥而上。”刘瑶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表示。
而对于想进还未进入这个行业的观望者以及抱着一腔热情、赚快钱的人来说,恰恰相反,祈祷监管慢点落地,多位业内人士表示这样的平台通常风控较弱,靠利率取胜。
“最不可思议的是,这样的平台也有人追捧。”刘瑶表示,或许这是互联网金融打造的全民理财心态的副作用之一,大部分投资者仍旧“唯收益是瞻”。但实际上,对于任何理财投资,都应该遵循先风险后收益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