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这样一派广袤的草原风光,在广东信宜市北界镇旺将村的天马山上就能看到。天马山海拔1080米,位于粤西桂东交界,是广东地区少见的万亩大草原。
沿着天马山山间曲折湿滑的小路往上,海拔650米以上,阔叶林陡然退去,漫无边际的草原如绿色的波浪在云端起伏,宛若世外桃源。
天马山山顶的草坡一直是村民放养黄牛和水牛的所在。这里是牛儿们的自由天堂,在2003年经过旅游开发之后,天马山大草原古朴自然的环境和民俗文化,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探秘”。
这样的南国大草原其实在广东还有7处,分布在韶关、清远、云浮、阳江、江门等地。它们形成的原因可能并不相同,但在广东难得一见的草原风光却同样令人心旷神怡。
南方日报记者 李秀婷 梁文悦 通讯员 张宇 发自茂名信宜
摄影 南方日报记者 肖雄
阔叶林陡然退却
天马山海拔650米以下是次原始森林;海拔650米以上视野陡然开阔,只剩下柔软的草丛,此等难见的景象满足了广东游客对草原的向往
天马山大草原在开发之前,被村民们叫做“勾髻山”,这是因为光溜溜的山头伏在浓密的森林之上,形状很像是妇女耳后挽起的发髻。
天马山海拔650米以下是次原始森林,峡谷奇石、溪流瀑布随处可见。山路陡峭湿滑,有着“跌马爽”的传说:传说当年日军欲从广西经天马山进犯信宜,在山间遭到游击伏击,陡峭的山路让日军的战马纷纷跌落,日军侵犯计划宣告失败。
经过两个多小时在次原始森林里石阶上的攀爬,海拔650米以上,视野陡然开阔:眼前没了挺拔树木,只剩下柔软的草丛。
植被的垂直分布在天马山变化得很突兀:在海拔650米左右,下面还是浓密的阔叶林,没有任何过渡地就直接变为了无垠的草坡,界限分明,只零星生长着几丛灌木,低矮的枝条上挂着一些粉紫色的小花。
据调查,天马山气候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同时又具备复杂多变的山区气候特点。但具体是什么原因造成天马山在650米海拔以上陡然形成草坡,目前还没有相关针对性的研究。
著名的森林群落学家蒋有绪曾经在他的一篇论文中提到,“亚热带山地丘陵的草山、草坡,除高海拔的亚高山、高山草甸群落外,都是非地带性的植被,都是顶极植被类型破坏以后形成的。”
他解释,所谓的顶级植被类型,在热带是山地雨林、季雨林,在亚热带则是常绿阔叶林和落叶阔叶与常绿阔叶的混交林。而原有植被的破坏,则可能是采伐、火烧、垦殖以及形成草场后的过度放牧所致。
中科院华南植物研究所研究员陈炳辉持类似观点。他曾经来过天马山调查这万亩草坡形成缘由。“估计是人为破坏的原因。”他告诉记者。
然而,在老支书仇绍清的记忆里,这里的草原一直都存在。再往前,就没有人知晓了,难以说明是否是因为山头原有的阔叶林被破坏才形成的大草原。
不管是何原因,这等难见的南国大草原,满足了广东游客对草原的向往。
牛的放养天堂
在天马山,村民习惯将自家的黄牛或者水牛自由放养于草原上,等到秋天草原枯黄时,牛儿会伴随着打谷子的轰鸣声成群结队地自行返回家中
阴雨天气,山头的草原总是浸泡在云雾中,相隔两三米都难以看清,即使山顶上总刮过清凉的大风,也难以将这云雾吹散。
“有牛!”
在起伏不定的山顶草坡上,顺着游人惊喜的喊叫,不远处的山脊线上出现了一头牛的剪影,不,是两头,三头……越来越多的牛出现了。它们有的悠然低头吃草,有的静立凝望,有的卧伏反刍,三三两两的身影在云雾缭绕里若隐若现,宛如雕像。
“农民‘靠山吃山’,养牛是每家每户的主要经济来源之一。”旺将村村支书孙建梅告诉记者,村民们习惯将自家的黄牛或者水牛自由放养于草原上,享受自然的馈赠。等到秋天草原枯黄、稻谷也成熟时,牛儿就会伴随着打谷子的轰鸣声,成群结队地自行返回家中。
“老牛识途”的故事延续了好多年。2003年的最高峰时期,包括山那边的广西村民放养的牛,天马山草原上有360多头牛。如今数量减少到了80头左右。
令村民们惊喜的是,放养了大半年的母牛总会带回来一头小牛。76岁的仇绍清家原来有两头母牛,每年都会带小牛回家,过了五六年,他家的牛已经增长到了十五六头。
农忙时节,村民们会寻上山去,在茫茫的草坡上辨认出自家的牛,牵下山去耕作。忙完了一阵子,再将牛放回山上。“从来没有牛被偷走过”。
没有牛绳,没有标志,牛儿们如“野孩子”一般,在海拔1000米的高山大草原上过着自由自在的日子。不知情的游客还常常误认为这些黄牛和水牛是野生的,兴奋地跑上前去拍照、合影。
“草原给牛提供了食物,牛粪又反过来育肥了草原。”信宜市旅游局局长叶尚表示,只要控制好牛的密度,草原放牛其实是一件“好事”。
景区永远属于村民
天马山的开发采取“乡村参与式”:农户以森林和土地资源入股,公司则出资开发并管理景区,门票收入由公司和农户按比例分成
天马山的一头是广东信宜,一头是广西的北流市和容县,“以山为界”成为了粤桂两省的一段分界线。在山谷里,一处小溪的急流中矗立一块其貌不扬的大石,正好位于分界线上,站在上面就可以“一脚跨两省三县”。
连接两省之间的是山间的一条小道,被称为“两广古栈道”。宽度不超过两米,弯弯曲曲,高高低低,栈道一边是山,一边是小溪。两广人民经由这山间唯一的通道互通往来。
在粤西桂东交界的大山里,苗族、瑶族和汉族共同繁衍生息,沉淀了丰厚的民族文化。一直以来,天马山山间都有苗族居住,如今仍保留有苗寨,在进行旅游开发后,苗寨的歌舞也成为了旅游项目的一部分。
2003年,信宜市地产公司开始了对天马山的开发,将这里建成天马山旅游风景区。到如今每年能有约200万元的门票收入。
天马山旅游风景区副董事长甘统庆介绍,天马山的开发首创了“乡村参与式”:农户以森林和土地资源入股,公司则出资开发并管理景区,除公司每年交给旺将村委会一定的管理费外,门票收入由公司和农户按比例分成。这种开发模式受到了当地村民的普遍欢迎。
如今,景区九成以上的员工都是本地村民。旅游开发既解决了村民的就业问题,也为村民们自种的鸭脚粟等农副特色产品打开了销路。门票收入分成,能带给部分拥有天马山山地的村民包含生态林补偿在内每亩每年约30元的收入。
仇绍清说,他家三兄弟共有180多亩山地位于天马山旅游区内,每年都能分到2400元左右的“红利”,这对他们来说是一笔不错的收入。
开发十年以来,旺将村的村民们生活也随之蒸蒸日上,泥砖房变成了坚固明亮的砖瓦房,甚至有人建起了气派的小楼房。
“景区永远是村民的。”叶尚介绍说,为了保护景区不被开发破坏,挖掘机等大型机械不准进山,计划在草原上安装“蒙古包”等开发项目都被否决,而能获得国家大笔资金补贴的风力发电场项目也没有进行,甚至修建能通车的公路上山的动议也未获通过,这些都是为了能留下一个原原本本的天马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