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袁纯清主政山西的第4个年头。8月29日,他出席金融支持山西经济转型升级座谈会后,之后再未出现在公众视野。今天,中共中央决定袁纯清不再担任山西省委书记、常委、委员职务,改任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
五年之约无法兑现
2010年,时年58岁的袁纯清,跨过黄河,由陕西省委书记调任山西省委书记。当时,山西煤矿盗采严重、矿难频发;煤焦腐败等“绊倒”了当地2000多名干部。
袁纯清有纪检工作经历,在中纪委工作了近4年,曾任中纪委常委、秘书长;同时,袁纯清还是公认的学者型官员,拥有经济学博士后头衔,著有《和谐与共生》等经济学专著。从其履历来看,袁纯清契合山西当时的反腐和经济转型需求。
调任山西前,不论是在团中央,还是在陕西,袁纯清都很低调,很少接受媒体专访。到了山西后,他数次接受凤凰卫视等媒体的个人采访,阐述他主政山西的执政思路——“再造一个新山西”,媒体曾报道称,“袁纯清与新山西的‘五年之约’”。
履新一年后,袁纯清被媒体问及是否感受到“晋官难当”时,回应说,“无论做什么官、在哪儿做官,都难做。” 他主政山西近五年来,谈的最多的就是转型,也一直在试图刷新吏治。
在十八大以来的反腐利剑之下,山西4名在任常委先后因涉嫌严重违纪违法被调查。除省委常委之外的另三套班子成员中,也有1名副省长(任润厚)、1名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金道铭)、1名省政协副主席(令政策)落马。
几乎上述每一名山西省级高官被调查后,都被揭出与“煤老板”等商人勾连、权钱交易“内幕”。可见,山西这个煤炭资源大省,官商网络盘根错节,已渗透到省级高层,并浸透到纪检监察等关键领域。现在的山西,反腐形势严峻。
整顿吏治遭遇“堵心煤”
主政山西时,对于煤焦腐败、矿难频发等山西存在的突出问题,袁纯清“诊断”出的病因是“干部作风问题”。他曾屡次强调,“山西过去经常发生矿难事故,政府效率不高,发展转型也较慢,这一系列现象,都是和干部作风紧密相关的——一是闲话生非的不良之风,二是拉拉扯扯的庸俗之风,三是吃拿卡要的恶劣之风”。
为此,他分别于上任百日后、2011年年底,推出了两次整顿干部作风行动。两次整风,至少1300多名干部被处理。
2011年初,袁纯清还曾代表山西省委常委作出八项承诺,包括“不干预或插手工程建设项目承发包、土地使用权出让、政府采购、房地产开发与经营、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中介机构服务等市场交易活动”;“不干预或插手工程建设项目承发包、土地使用权出让、政府采购、房地产开发与经营、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中介机构服务等市场交易活动”。
事实表明,4名正接受中纪委调查的山西省委常委,未能守住上述承诺。
当地媒体的报道显示,袁纯清推行的整风行动,曾陷入“上有政策、下游对策”僵局。
如首次高调整风后,山西省委省政府曾出台“爱心煤”政策,连续5年为农村低收入家庭每户免费发放1吨过冬煤炭。但百姓很快就在网上曝光,“爱心煤”成了“堵心煤”,有的地区发放的煤炭半数以上是矸石,根本就不能烧;有的地区要求农民交运费,给乡干部发工资,因为乡干部看煤场,很辛苦。
据当地媒体报道,上述行为出乎袁纯清预料,他要求彻查,同时表示“解决干部队伍中存在的作风问题就像割韭菜,必须一茬接一茬不停地割”。
“山西不差钱,差的是什么?”
袁纯清上任时,山西煤改已收工在即。来自山西政府内部的估测认为,7成煤炭收归国有之后,仅付给民营煤炭主的资金就应该在四千亿人民币左右。而一些投行机构,如德银则认为,这笔资金应该高达万亿规模。
2011年6月,接受凤凰卫视采访时,袁纯清也给煤改后的私营矿主腰包,算了一笔账。
“从一个更广泛的意义上讲,山西是有钱的”,袁纯清说,很多开矿的民营企业,钱不一定存在山西,可能存在别的地方,“有的人说有五千亿人民币呀,也有人说八千亿人民币,我个人认为至少是三千亿人民币以上。就是说,和我们同等GDP的省份,我们的存款余额大概高于同等GDP的省份三到五千个亿”。
“山西不差钱,差的是什么?”,在采访中,袁纯清分析认为,“大量的钱并没有放在山西在投资,都跑到外省去了,如何让这些资金能够回流,关键是第一要有好项目,第二要有好的投资环境”。
为此,主政山西以来,袁纯清谈的最多的就是转型,煤炭产业转型升级。这也是其“再造一个新山西”的主要内容之一,致力于提升山西的产业环境、投资环境,吸引“煤老板”资金“回流”。
事实上,近年来,不少“煤老板”的巨额资金回流到了山西,投资于房地产业等行业。但媒体披露的金道铭、聂春玉等山西省部级高官的案情显示,资金回流的“煤老板”们,与高官形成了利益共同体。当地煤炭大亨邢利斌就被曝出,是山西省委常委、秘书长聂春玉和原副省长杜善学的背后“金主”,且与吕梁市原副市长张中生有经济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