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了解,此次调研经历了3个阶段,涉及全市五县一区的15个乡镇19个村,先后采取了听取汇报、实地察看、个别走访、发放问卷等多种调查方法,重点察看了公路沿线卫生、主要街道容貌、河道垃圾清理、垃圾收集清运等多方面状况,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材料。
根据报告内容,河源农村清洁治理工程已在全市铺开,并取得了一定成效:建设了一大批农村垃圾处理基础设施,配备了一定数量的垃圾运输车辆和工具,基本上实现了一村一点、一镇一站、一县一场,“村收集、镇中转、县处理”的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理模式已有雏形,城乡一体化垃圾处理体系初步形成。同时,农村垃圾重灾区--路边、河边、池边“三边”和村庄公共区域的积存垃圾得到有效清理,乱倒、积存、暴露垃圾大为减少。
但报告也提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5个方面。
一是长效管理机制有待建立,整治工作还停留在突击、迎检层面;在大部分村落,零星的、分散的垃圾比以往少了,但成堆的垃圾多了,呈现出由分散转向集中、成堆或成片随意堆放的态势。
二是农村垃圾成分复杂,处理难度大,这些垃圾包括一次性用品废弃物、建筑垃圾、病死禽畜等;目前,一次性用品废弃物不能回收部分,被随意弃置,成为农村环境的主要污染源。
三是农村养殖业污染严重,目前河源禽畜养殖业已从分散的农户养殖逐渐转向集约化、工厂化养殖,禽畜粪便污染大幅度增加,成为一个影响突出的污染源。
四是农村垃圾终端处理方式简单粗放,除了河源市区七寨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和东源县大肚坳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场外,河源其余各县的无害化填埋场均尚未投入使用。
五是项目建设选址征地面临难题,垃圾处理设施属于受心理影响性设施,选址敏感程度高,项目除要符合生态、水源等环境保护规划外,还要得到当地居民的支持。一般来说,农民认可兴建这些公建设施的必要性,但却不接受这些设施修建在自己家门口,农民是否支持越来越成为制约选址的首要因素。
针对问题,报告一一给出了针对性的建议和意见,提出要创新农村垃圾治理路径,需调用一切可以调用的要素,充分利用政府干预、政策引导、法制保障、市场调节、宣传教育等多种手段,坚持统筹规划,预防、治理和建设相结合,教育、引导和强制相结合,既要发挥好政府的主导作用,又要发挥农民主体作用,加快建立农村垃圾治理的长效机制,推动农村垃圾治理走向规范化轨道。
据了解,推进农村清洁工程,建设“如画乡村”,是河源市委六届二次全会上关于实施“宜居城乡”战略的重要内容。2012年7月31日,“大清洁,乡村美”农村清洁工程现场会召开,正式开启了农村清洁工程的大幕。根据相关实施方案,河源计划用3年半左右的时间,建设村容整洁、生态良好的宜居新农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