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克里米亚危机升级、西方世界制裁俄罗斯加强之际,是时候了解真实的普京和真实的普京主义了。
我们需要了解的核心问题是:普京是怎样的人?普京主义的本质是什么?
普京统治俄罗斯14年,形成了一整套国家意识形态和操作手段,并藉此奠定了其政治地位。普京主义国家意识形态和操作手段的基础,一是贪腐官僚和寡头,二是法西斯独裁主义,如在外交上奉行侵略性和兼并性的对外政策、在经济上打造可以控制国家强力机构的垄断国家资本、在国家形象宣传上推广沙文主义和传统主义。
俄罗斯当代作家贝科夫说,普京主义就是建立在虚构的和偷换国家概念基础之上的所谓国家机构。普京主义倡导的体系是寡头资本体系,是封建殖民制度和资产阶级君主制的混合物,是践踏人权理念、颠覆国家经济和扼杀民族前途的体系。
俄罗斯官场权钱交易近乎疯狂
笔者曾撰写过数篇纪实文学,其中提及普京主义的一个侧面,即普京及其亲密战友在俄罗斯强盗资本主义疯狂发展过程中的故事。所谓俄罗斯强盗资本主义的概念,出现于俄罗斯前总理丘拜斯提出的改革方案中。1996年叶利钦当选总统后,俄高层有意识地选择该方案,作为国家经济改革的运作机制。丘拜斯在卸任总理后接受媒体采访时说:“1996年,俄罗斯面临重大选择,是让共产党执政还是走向强盗资本主义。我选择了强盗资本主义。”丘拜斯的选择,令俄罗斯进入了官僚阶层对国家财富的公开掠夺期,拉开了俄罗斯强盗资本主义的序幕。此后,俄罗斯官场权钱交易近乎疯狂,官员借私有化之名,光天化日之下中饱私囊。
俄罗斯著名政治家安比罗夫、美国金融巨鳄索罗斯及美国经济学家萨默斯都将普京主义概括为俄罗斯强盗资本主义。还有专家将普京主义概括为“家庭资本主义”、“寡头资本主义”,甚至“朋友圈资本主义”。1991年,普京担任圣彼得堡市副市长,主要负责对外经济贸易。他与几位亲密战友便“近水楼台”地经营起房地产。这些人现在都已成为俄罗斯官僚资本体系中的大户人家,如俄罗斯铁路股份公司总裁亚库宁、俄罗斯银行董事局主席科瓦尔丘克和前教育部长福尔先科等。普京主义治下的官僚主义,主宰着整个俄罗斯经济。它强势地建立起强盗资本主义,渗入国家经济躯体的每个“毛孔”,制定俄经济改革与发展的游戏规则,引导国家经济走向。
2014年3月18日,俄罗斯莫斯科,民众在红场集会,高举印有普京头像的旗帜,庆祝克里米亚加入俄罗斯。
普京主义国家意识形态,得到了政府机构和新闻传媒的支持与传播,正使俄罗斯走向保守主义。这种意识形态的核心表现,是沙文主义、教权主义和排他主义在俄罗斯政治文化生活中的盛行与泛滥。多数在俄罗斯居住过一年以上的外国人,都能感受到这种意识形态带来的无形且巨大的压力。20年来,在俄经商、投资和留学的华人,相当一部分都有被歧视、被侮辱、被敲诈和被抢劫的经历。这种经历恰是普京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对他们灵与肉的伤害。
普京主义国家意识形态,是复仇主义思想和极具侵略性的国家崇拜相结合的产物,包含着俄罗斯传统的领土扩张主义思想:凡天下俄罗斯人居住之地,皆属俄罗斯所有,均在吞并之列。普京主义意识形态还包括反西方化、反美国化以及反自由化的内容。它呼吁俄罗斯民众皈依东正教,强调国家与教会结合。普京认为,宗教信仰只有与国家意识形态相吻合,其传播才能得到国家的支持。普京主义意识形态还不断向民众传播欧亚地缘政治臆想,即俄罗斯将发扬历史传统,坚持不懈地与西方抗衡到底。普京主义还倡导阶级社会,提出阶级斗争论,号召所有社会团体都团结在国家和领袖身边,与国内外的阶级敌人开展斗争。
普京主义意识形态,善于将普京偶像化,树立为民族领袖。有社会调查显示,2006年3月之前,俄民众认同普京偶像化的比例不到10%;到2007年10月,这一比例增长到23%,2010年增长到了27%。2007年10月,俄罗斯《大众报》的社会抽样调查表明,49%的俄民众认为俄罗斯没有产生普京偶像化,22%的人认为普京偶像化严重,27%的人觉得普京暂时还没有被偶像化,但有将其偶像化的倾向。2009年,《大众报》再次进行民调。结果显示,27%的民众认为,普京已经被严重偶像化,28%的人认为,普京偶像化越来越严重。普京将克里米亚纳入俄罗斯版图之后,其支持率竟高达80%以上。
俄罗斯7000万人口陷于贫困
普京善于使用手段,强化自己的意识形态。在政治上,他模仿西方民主,推广所谓的一人一票选举议会和总统,然后再运用各种手段推翻选举结果,将暗箱操作的选举结果强加给国民。普京还继承了现任总统指定下届继承人的传统。其二,形式上搞党派林立,实则多党服从一党。其三,表面上允许反对派存在,实则不给反对派进入选举机构和新闻媒体的机会。其四,国家强力机构政治化,立法和司法不独立。在经济上,普京主义是官僚和泛资本主义的混合体,普京推行国家垄断主义,石油天然气、铁路等领域内的国有大型企业由其亲信掌控,同时挤压中小企业的发展空间,并强迫中小企业依赖国家官僚体制而存在。
普京主义加速了本国工业体系和农业生产的崩溃。它将2/3的重工业企业,如机床、汽车和航空等制造企业,从国家工业体系中清除,为国际跨国公司进入俄罗斯制造领域拓荒和淘金创造条件。俄罗斯加入世贸组织,好处寥寥,却令本国所剩无几的加工业雪上加霜。它们目前基本倒退回作坊式的手工生产时代。
最近20年,俄罗斯乡村萎缩,土地荒芜,2万个村庄消失。所剩4.7万个村庄中,留守儿童和老人生活无助,劳动力锐减了5倍,目前至少有500万以上的农民无业。20年前,俄罗斯乡村共有4.8万个集体生产部门,目前已经缩减了5倍,其中30%以上亏本。俄罗斯农业机械制造业基本崩溃。现在,俄罗斯的农业和畜牧业产品均依赖进口,本地产品产量极低,市场上50%的乳制品和90%的蔬菜瓜果,产自农民家的牛棚和后院。生产能力低下,根本无法与欧盟的生产能力相提并论。除小麦外,俄罗斯其他粮食作物进口需求也很大,外购粮比例高达50%。
.普京主义造成俄罗斯民生困顿。俄罗斯目前有7000万人口陷于贫困,超过3000万的劳动者收入低于每月1万卢布(约合278美元)。整体上看,俄罗斯居民养老金只有其最后工作阶段收入的30%,而欧盟国家为60%-80%。普京名义上推行国家养老,实际上,退休民众最大的担心,就是存在银行里的养老金随时“蒸发”。20世纪80-90年代,前苏联的银行经常让老百姓的存款“自愿”换购国债券。时至今日,这一情况依旧没有改变。百姓在银行的存款已被石油价格绑架,一旦俄罗斯石油价格下跌,存款就会一夜之间“蒸发”。因此,俄民众基本不在本国银行存钱,要存也存到国外银行。
除莫斯科和圣彼得堡经济相对发达外,外省经济建设持续低迷,大部分城市公共设施老旧失修,有些甚至丧失功能。叶利钦时代的俄罗斯一度将国家税收的50%投入到外省建设,可如今仅莫斯科一地,就用去了65%的国家税收。为了莫斯科的繁荣和稳定,普京大力度投资首都的商业设施和环城公路,却不顾其他地区城市发展基础设施发展滞后,有些城市甚至连基础设施维护费用都捉襟见肘。外省民众的生活也日趋贫困。俄罗斯官方公布的数据显示,莫斯科居民人均收入已经达到每月2万卢布(约合556美元),而其他城市则在3000-5000卢布(约合83-139美元)之间徘徊。俄罗斯的医生、教师、文化工作者和社会工作者,处于低收入阶层。改革20多年,上述人群的收入没有出现明显上涨。这是因为自普京当选总统时起,就决定国家优先考虑提高政府部门、军警和安全部门的工资。如2004年,俄罗斯国家财政投入总统办公费用为20%,军队为19.5%,警察和国家安全机构为26.7%。
尽管普京三令五申,可俄民众的社会公共支出(水电费、物业费等)仍比苏联解体时上涨了10倍。2001年,笔者在莫斯科租房生活时,每月需要拿出收入的10%来支付水电费和物业费。到2011年,这一比例已变为25%。2006年,普京提出“居者有其屋”计划,宣称将逐步解决俄民众的住房问题。但在这一年,俄罗斯绝大多数地区的房价上涨了50%,普通民众根本无法问津。食品价格上涨也极为迅猛,有统计数据显示,目前食品价格已是普京2000年上台前的6-8倍。此外,俄罗斯税率凶猛,有收入者需缴纳26%的统一社会税(2006年改为养老保险税),还要缴纳13%的个人所得税,总税费为40%。而那些靠红利过活的官僚所缴纳的税率,却只有9%-13%。俄罗斯贫富差距巨大,穷人和富人在收入方面几乎相差40倍,中产阶级发育不健全,退休金和社会补贴不足,雇工不合法现象严重,几乎所有公共社会资源均处于失衡或失效的状态,如教育和医疗体系充斥腐败和低效,被官僚控制的工会,只会模仿西方工会做些表面文章,完全不办实事。
笔者亲耳听到著名指挥家、钢琴家阿什肯纳吉形象地解读家乡的治安状况,“有一天,你走在莫斯科街头。突然有人一棒子打过来,你轰然倒地,苏醒以后发现,你已经一无所有。”这虽有艺术家的夸张成分,却也说明普京主义滋长了刑事犯罪。2000年,普京参加总统竞选时提出,坚决遏制犯罪,与各种各样的刑事犯罪斗争到底。但截止2013年,俄罗斯联邦国家委员会提供的数据显示,俄罗斯总体犯罪率增加了8%,日常刑事犯罪增加了20%,而刑侦部门的破案率却降低了18.2%。
普京主义催生了俄罗斯军营强盗主义,瓦解了俄罗斯武装力量。俄罗斯每年征兵2万人,很多新兵被军营内普遍存在的贪污腐败行为所折磨,他们要么被勒索钱财,要么经常受到体罚。 2009年前后,莫斯科一所坦克学校体罚两名新兵,将他们关进地窖,最后这两名新兵被活活饿死。消息传出,举国震惊。相关专家随后的跟踪调查发现,俄罗斯每年被虐待致死的新兵,数量几乎能达到一个营的人数。很多俄罗斯青年为了逃兵役,或装病,或自残,或遁入教会。此外,俄罗斯二战老兵的荣誉也遭遇空前危机。前苏联总参谋部维克多•索罗马金少将是卫国战争英雄。2003年秋季,他陪同笔者参观莫斯科郊外一坦克团。笔者亲眼目睹索罗马金少将被出租汽车司机侮辱。俄罗斯“英雄协会”会长助理米哈伊上校说,今天的俄军,与其说是一支军队,还不如说是一部羞辱人民的机器,它们难以承担保卫国家的义务。俄罗斯军队的改革使命远未开始,而且遥遥无期。
“中国威胁论”和“中国扩张论”甚嚣尘上
普京主义的外交,一贯力主维护前苏联传统势力范围,如近期爆发的俄乌之争。普京坚持乌克兰为俄罗斯意识形态实际控制区,千方百计阻止乌克兰西方化,梦想再创俄罗斯超级大国的辉煌。为实现这一使命,普京政治干预克里米亚,强行将其并入俄罗斯版图,还支持乌克兰东部武装与乌克兰政府军作战,彰显俄罗斯实力,梦想再创前苏联解体后的区域新秩序。夺取克里米亚,是普京主义外交的重大冒险。这种孤注一掷的外交尝试,或将引发区域战争,甚至世界大战。俄乌之争以及随后的欧美卷入,使得俄与欧美关系、乌与欧美关系、欧洲与美国关系、欧洲各国之间的关系都在悄然改变。随着事态的进一步发展,特别是欧美加强对俄罗斯的制裁,整个国际关系还会继续发生变化。
随着俄罗斯与乌克兰,特别是与美国和欧盟的对抗升级,普京主义治下的俄罗斯,开始转向东方。拉住中国,忐忑不安地与中国一同开发远东,必将成为普京主义唯一的政治选择。普京清楚,仅向中国出售石油天然气换点美元,是浅层次合作。没有与中国的实质性联手,经济上难以抵挡欧美不断扩大的制裁。所以,普京被逼无奈,或许会暂时改变过去几十年在远东对华处处设防的态度,在远东与华合作开发问题上,做出某些政治让步,如将远东劳动力市场部分或者大部分向中国开放,健全对外经贸法规,减免外资企业税赋等等,这样才会真正吸引中国企业前去投资和参与市场竞争。
2009年8月3日,时任俄罗斯总理的普京在西伯利亚南部图瓦共和国度假。在清冷的湖中蝶泳的普京再次以“硬汉”形象惹来惊叹之声。
不过,普京主义治下的俄罗斯,与中国联手开发远东的政策一直游移不定,“中国威胁论”和“中国扩张论”经常甚嚣尘上。前两年,笔者在莫斯科参加过某电视台的远东问题辩论会。俄罗斯移民官员公开说,政府不希望和中国联手开发远东。现在,俄罗斯大敌当前,孤立无援,一贯坚持沙文主义和扩张主义的普京,真的会低下头来改变国策,表现出真诚的姿态,营造良好的环境,迎接来自中国的资本和劳动力进入远东吗?
普京主义的存在基础
普京主义有其理论基础,特别是作为普京主义核心之一的国家经济模式,形成于上世纪90年代,得益于两股社会力量的支持:第一是俄罗斯非自由主义经济学家。他们拒绝大多数文明国家所采取的,有利于大众利益的再分配形式、必需的社会保障体系和较合理的财税制度,反对社会层面的私有化等。第二是与国家强力机构紧密勾连的保守官僚。他们竭力维护官僚主义对国家经济的控制,维持专横的国家政治模式。
普京主义也非孤立于世界而存在。首先,它与欧洲20世纪20-60年代的法西斯主义与反民主体制很接近,就其保守性和权威性来说,与西班牙的独裁主义者佛朗哥、奥地利的法西斯主义鼓吹者恩格尔伯特•多尔夫斯、葡萄牙的独裁者萨拉查以及匈牙利的霍尔蒂•米克洛什如出一辙。普京主义政体形式是权威主义,它拒绝建立在大众利益之上的平民主义社会政治。其次,就其权威主义和国家资本主义的体制来说,与20世纪后期和21世纪前期的中东、北非以及亚太的一些发展中国家有相似之处。如萨达特的埃及、萨达姆的伊拉克、本•阿里的突尼斯、阿萨德的叙利亚、马科斯的菲律宾、苏哈托的印度尼西亚等。再者,普京主义与20世纪50-80年代的拉美及东南亚国家,甚至中国台湾地区的体制也有相似之处。
认为普京主义治下的俄罗斯逐渐“南美化”,也是一种观点。强人政治崛起,依仗的是国家强力机构,何况普京出任总统前就供职于这样的强力机构。普京主义“南美化”表现在,权力与垄断经济结合,经济运作腐败和任人唯亲,在国家执法中亲疏有别,财政不透明和税务不公开,为国家权力机构代表提供犯罪豁免权。此外,俄罗斯官员数量已创历史新高,比前苏联时期的官员数量总和还多1.5倍。
普京主义是顽固的,即便普京本人离开总统职位,普京主义仍会是俄罗斯的主流意识形态。普京的继承者不可能背离普京主义的理念,因为,普京主义意识形态有利于俄罗斯强盗资本主义模式,它使孽债深重的官僚寡头们,免于法律制裁和被普世价值所抛弃。普京主义具有可延续性,寄望高层易帅解决俄罗斯意识形态问题,似乎不太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