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其彬:“家乡的事情,我都知道”
步入耄耋之年的张其彬,已记不清1955年参军之后回过家乡河源多少次了,也记不清自己是哪一年退休的了,在给记者签名留念的时候,几次将“11.3”写成“3.11”。在一旁照看着他的夫人田绍华笑吟吟地解释,老张精神没以前好了,记忆力也衰退了,很多事情想不起来了。
不过,这并不妨碍他对家乡的一往情深。他依然记得,他是1955年从河源参军的;记得参军两年后,他第一次从部队回乡探亲;记得婚后第一次带夫人回东源黄村老家时,要经过一条河,淌过一座竹桥;记得大嫂当时是挑着箩筐来帮他们搬行李的……
在张其彬两个儿子甚至是孙辈的籍贯栏上,都填着“广东河源”4个字。田绍华说,河源山清水秀环境好,是个养老的好地方,夫妇俩曾经一度动了心,准备回乡养老,但后来由于医保问题无法横跨天津、广东两地,只得作罢。
前些天,当家乡发来邀请,说要为张其彬举办一个历史图片展时,田绍华有点犹豫,毕竟先生年事已高,又山长水远的。让她没想到的是,张其彬很高兴地说,“能去,能去,一定去!”
在天津也有客家人,张其彬见到客家人,听到客家话,都觉得很亲切。离家几十年,张其彬虽然依然能听懂家乡话,但已经不会说了。田绍华记得,有一次张其彬回乡时,受邀到一所学校给学生们讲座,为了拉近和家乡学子的距离,他决定说家乡话。让他啼笑皆非的是,自己的“家乡话”家乡人已经听不懂了。
田绍华说,离乡多年,加上退休前一直在外工作,生活条件艰苦,张其彬对饮食从不挑剔,但家乡的酿豆腐却一直让他念念不忘。她在天津时,曾从市场上买来豆腐,准备尝试着做做客家酿豆腐,让张其彬体验下家乡的味道,但天津市场上的豆腐与家乡的不一样,肉馅一放进去,豆腐就开裂了。
尽管人生中只有1/4的时间是在河源度过的,但对于家乡最近十多年的变化与发展他了然于胸。因为退休后十来年里,每隔一两周,厚厚一沓最新印刷的《河源日报》走过几千公里的邮路,抵达他在天津的家。以致于张其彬每次回乡时,都会很开心地跟家乡的亲人说:“虽然我很少回来,但家乡的事情,我都知道。”